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六十八章 当面取经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早就应该知道他的这副德行的,在那许多份信件中也早就领教过了的,为什么不长记性呢。

    轻咬薄唇,镇定住心神之后,萧后便从腰间取下了一柄随身携带的bǐ shǒu,当即便想出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妙策。

    “多谢赐教,那大司农可愿留在我们辽国?”

    “愿意啊,太愿意了,能在这析津府拥有一处宅子,是谋毕生之所愿,不瞒你说,这析津府之地在将来,那可是名符其实的寸土寸金呀。”

    萧后闻言,顿时一怔,想不到他竟会这样回答,观其神色,又不似作伪,双目清明,显然是发自肺腑。

    这就奇怪了,分明是一句玩笑话,为什么会有如此真诚的神情?

    萧后当然不可能知道,这析津府就是后世的北津城,能在帝都有一套大房子,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所以,言辞肯定,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大司农真会开玩笑。”

    尽管他的言语无比真诚,却也是不能相信的,玩笑之语信不得,诚恳之言,同样信不得,一时间,萧后竟有些无所适从起来,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连谎话都能说得如此随心所欲,而又真情意切?

    端起矮几上的酒碗,遥敬一杯饮下,萧后复又开口问道。

    “大司农当真不愿直言相告宋国商贾为何愿意以交子替代铜钱?”

    她最关心的,仍然是这个问题,因为很显然,辽国的交子就是她整出来的,而且整的极其糟糕,可以说是弄巧成拙,推行之后,一片的怨声载道,极其失败。

    从未有过的挫败感,从小到大,一向好强好胜的她,怎能容忍人生有如此巨大的失败存在,所以这件事她一定要问个明白。

    “唉……倒也不是不能说,只是这话题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

    “愿洗耳恭听……”

    听到对面有明显的松口意味,萧后顿时大喜,瞬时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身子再次有意无意的靠近了一些。

    “那行吧,外臣便花上三两个月的时间,大致为陛下讲上一讲,至于能讲到哪里,那就随缘吧……”

    “三……三两个月?!还是粗略的讲一讲?大司农当真?”

    这明显又是一番玩笑话,哪有一件事情讲上三两月都不能讲明白的道理。

    “此非虚话,货币一道,三两月能讲个大纲就已经不错了。”

    王浩继续吓唬道,不过这话其实也不全是唬人的,其中能讲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严格的说,光是在交子发行之前的筹备时间,前前后后就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文案构思一改再改,讨论再讨论,才有了最后的定议。

    此时要讲出来,当然也不是几天几夜就能讲明白的,而且还要考虑往里面夹杂一些私货,既要讲的真切,符合逻辑,又要讲的反其道而行,谈何容易。

    “那听大司农的意思,可是要在这里逗留三两月之久?”

    “那得要看您的意思了,陛下若是爽快一下,把我们要的东西给了出来,那外臣也就能早些回去交差了。”

    “如此说来,朕倒是要吝啬一些才好了,非得请大司农把这交子的事讲完了,才好放你回去。”

    “那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开始。”

    “愿闻其详。”

    “首先,对这钱的理解,你就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这还能如何理解,铜钱不就是用来买卖的,还能怎样理解?”

    “这就对了,钱财用于买卖,是世人固有的观念,其实不然,这银钱的本质,其实应该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媒介,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作为替代以物易物这种原始交易方式的媒介工具,银钱只是这种工具的一个名称而已。”

    果然,才刚刚讲了个开头,就见萧后已然是一脸的迷茫神情,王浩只得暂停片刻,等他稍微消化一些之后方才继续说道。

    “打个简单的比方,在远古还没有钱币这种东西的时候,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易方式,多采用以物易物这种原始的方式,然而以物易物,终不得平等。

    所以后来的人们想了一个办法,用挖来的贝类作为交易时的一种信物,你给我一条鱼,我给你一枚贝壳,以后你可以拿着这枚贝壳跟我换等同一条鱼的货物,这便是钱币的原始雏型了。

    这时候,钱币的作用,仅仅是当成一种两人之间约定的信物来使用的,所以这钱币不是钱币,而是一种信物,如果当时第一个用贝壳作为信物交换那条鱼的人,事先没有挖到那枚贝壳,你猜结果会怎样?”

    “啊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