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七十三章 增兵渤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薛世雄和韦霁率军到达河间鄚县后决定分兵而行,由薛世雄率领三万人马继续向南讨伐窦建德。

    韦霁则率一万五千人向西,渡过永济渠后南下由鲁城进入渤海郡讨伐萧正。

    之所以分兵原因有二,其一,圣旨中给韦霁的命令重点就是讨伐萧正。其二,薛世雄和韦霁担心久则生变,一旦渤海郡投降了萧正,那对他们将非常不利。

    韦霁乃是北魏第一名将韦孝宽之子,自幼家学渊源,才兼文武,但缺乏实战经验,薛世雄再三叮嘱其小心行事,韦霁虚心受教。

    队伍开拔之后,韦霁立刻派出传令兵前往鲁城,让鲁城县令准备粮草,集合县兵等候命令。

    同时,韦霁给渤海郡太守向荣下令,让其准备粮草,调各地县兵到阳信集合待命,韦霁深知攻城之难,若是被新柳军占据了阳信,那此次很可能无功而返,因此,韦霁要求向荣务必守住城池,又令厌次县兵乡勇自东向西沿黄河北岸袭扰各处渡口。

    萧正这边并未急着进兵阳信,一来要处理瓦岗之事,二来窦建德突然向般县和平昌增兵,敌我不明的情况下,萧正觉得还是谨慎些为好。第三,渤海郡独木难支,萧正很希望太守向荣能举郡投降。

    在这方面萧正很是羡慕李密,李密檄文一出,很多县、郡都举兵响应,可自他起兵以来,除非兵临城下走投无路,从没有主动投诚的,甚至还经常遇到誓死抵抗的,这让萧正很是郁闷,草根怎么了,草根就不能崛起吗?

    直到夏种结束之后,新柳军重新集结,准备再次进军阳信,这时北岸各处渡口被官兵袭扰,同时渤海郡各县兵马也向阳信集结。萧正等人知道可能事情有变,便派出斥候查探,而此时官兵已经到达鲁城了。

    李狗子对此非常自责,一再向萧正请罪。

    在这个年代,信息传递很是落后,所以李狗子的情报偶尔出现不及时的情况很正常,萧正并未怪罪,只叮嘱其日后多加小心。

    官军气势汹汹而来,滴河守卫力量略显不足,萧正下令新柳军向滴河增兵,商志忠所部和李栓柱的骑兵很快渡过黄河到达滴河,萧正和凌敬也随军抵达,家里留刘简防备瓦岗。

    韦霁到达阳信后,立刻检查了粮草和渤海郡兵、县兵以及乡勇,对向荣的准备工作十分满意。

    三天后,官兵倾巢而出,韦霁的一万五千人汇同渤海郡守军一共三万人马向滴河进发。

    阳信距离滴河只有一百二十多里,韦霁的队伍在出发的第二天便抵达了滴河县城外二十里,韦霁一面派斥候继续侦查敌情,一面令人扎下营盘。

    这时,让萧正没想到的是窦建德所部也动了,窦建德手下石瓒和殷秋两员大将分别从平昌、般县出发,就在滴河县城西北二十里处扎营。

    按理说,薛世雄所部已经兵进河间,而且lián zhàn连捷,前锋已经到了高阳,窦建德不抗击官军,反而出兵渤海,这实在有些不寻常。

    凌敬说道:“主公不必疑惑,我军进入渤海郡始终让窦建德觉得如鲠在喉,认为咱们的威胁大过官军,而薛世雄虽然连连取胜,实际上窦建德所部并未有大的伤亡,属下以为,此乃示敌以弱,诱敌之计而已。”

    “现在石瓒、殷秋率兵进入渤海,想来就是要干扰我部迎战官军,若是我部失败,石瓒二人必然落井下石,将咱们赶出河北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

    “军师说的在理。”萧正点点头,道,“不过我更担心他们会趁着咱们与官兵鏖战之际,直接从背后偷袭。”

    凌敬想了想,觉得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于是说道:“确实如此啊,看来咱们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防备石、殷二人了。”

    “军师,还有一点我们也不得不防,眼下官军显然是倾巢而出,后方乐陵、饶安、无棣、盐山等县正兵力空虚,窦建德所部会不会趁虚而入抢先占了这些县城?”

    凌敬一听就一皱眉,道:“主公言之有理,恐怕窦建德真就打的这个主意,看来咱们得分兵北上了。”

    “是啊,必须分兵了,而且还必须迅速解决官军才是,拖下去必然便宜了窦建德。”

    萧正和凌敬都认为窦建德和薛世雄之战,窦建德取胜的把握性更大一些,最起码窦建德占据了地利,而且天时、人和也不输对方。

    随后,萧正传令庞卿恽和綦公顺各带本部人马即刻北上滴河,窦建德包藏祸心不得不防,说不准双方就会突然开战。

    传令兵走后,萧正召来牛秀和几位将领,商议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当夜晚间,李栓柱率领五百余骑兵从滴河县城出发直奔韦霁营盘。

    韦霁知道自己实战经验欠缺,所以十分谨慎,尤其严防新柳军偷袭,因此,营盘距离滴河县城有二十里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