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三十五章 拒绝和亲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刘武周和宋金刚逃到突厥后,惊愕的发现突厥的态度变了,不再像以往那样支持他们,而是站在了李渊一边,甚至他们的战败就与突厥立场转变有着直接关系。

    前番宋金刚在鼠雀谷大战,李世民麾下突然多出两千余骑兵,当时宋金刚还以为是李渊从突厥买的战马自行武装的。

    此时宋金刚才知道,那些骑兵从人到马都是突厥的,李世民以中原样式的盔甲武装那些突厥人,意在迷惑于他,这让宋金刚异常懊恼,大骂李世民狡诈,更是愤恨突厥的卑劣。

    突厥态度的转这让刘武周和宋金刚非常惊恐,担心有一天会将其二人送给李唐,于是两人又想逃回中原,结果先后被突厥杀害。

    现在的突厥和以往的北方部落不同,已经有了国家的雏形,对中原也不再局限于犯边劫掠,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

    想要实现野心,达到长期霸占中原的目的,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根据历史经验,即便进入中原,最后要么被同化,要么被赶走。

    于是,现在的突厥改变了策略,想要扶持傀儡zhèng quán来控制中原。

    所以,他们扶持梁师都,扶持刘武周,又将萧皇后和齐王杨暕遗腹子杨政道接到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并把留在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隋zhèng quán。

    现在梁师都的进攻屡屡受挫,刘武周更是一败涂地,故此,突厥再次转biàn tài度,开始支持李渊。

    为防止李渊一家独大,突厥又派遣阿史那揭多向王世充进献一千匹马,并求婚,王世充大喜,以同族之女远嫁突厥,并与突厥相互贸易。

    在支持了李渊和王世充之后,突厥仍然不满足,又派使者向萧正进献马匹牛羊,同时求娶萧正之妹,二丫萧天晴。

    此事传到府中,吓的二丫小脸儿煞白,赵婉不住安慰。

    凌敬等人深知萧正脾气,怎么可能舍得妹妹远嫁突厥。

    于是,这些人建议可去兰陵选一萧氏女子,由萧正认了妹妹,再与突厥和亲。

    萧正非常干脆的拒绝了,诚然,用一女子换来突厥的支持,是非常划算的,用最低成本来提高新柳军的实力,也是难得的好机会。

    但是,外交是和亲和来的吗?和亲就能避免战争吗?历史证明,那是不可能的!

    萧正的强硬态度让突厥使者大为不满,甚至出言威胁。

    既然有立国之心,就不可能不顾忌外交忌讳,所以萧正也没为难突厥使者,而是派兵将其礼送出境。

    在突厥使者走后,萧正在新柳报上发表文章,表达了新柳军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的强硬态度,同时,萧正还赋诗一首:咏明妃。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萧正的文章、咏明妃一经发表便引起强烈反响。

    在军中,无数将士表态支持萧正,誓死不与异族妥协。

    在民间,无数百姓感念萧正的仁厚,尤其咏明妃一诗,深切的表达了一个远嫁异域女子对乡土,对故国的无尽忧思!这让许多士子竞相传颂,很多女子也为之感动,甚至对萧正倾慕不已。

    于是有人向萧正进言,可下令选秀,毕竟萧正只有一妻一妾,与萧正的身份颇为不符。

    萧正再次拒绝了选秀的提议,并重申永不选秀,这让很多满怀期待的女子非常失望。

    而臣民对萧正的品德越发赞赏。

    五月下旬,萧正下令新柳军重新集结,仍然两路进兵,凌敬和秦琼由谯郡攻打汝阴,刘简和牛秀则攻打庐江,同时,继续向江都增派战船,扩大水军规模,以确保长江沿线。

    正如前番与魏征所议,目前江淮一带无论是投靠李唐的,还是投靠王世充的,都只是名义上的,两者对大多投效的郡县都还没选官派官,事实上都还处于独立状态,当然,也可以称为无主之地。故此,萧正此次出兵便严令两路人马,不论前面挂着哪方旗号,都不必理会。

    或许是萧正新柳军的影响在逐步扩大,庐江郡、汝阴郡在一月之内先后宣布投效新柳军,萧正对此非常喜悦,但也很冷静,萧正下令给凌敬和刘简,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完成了选官派官,才是真正的占领。

    六月下旬,萧正接连迎来了几波萧氏族人,其中有兰陵的,有南迁至晋陵的,还有临沂的。

    据萧正所知,南兰陵也好,北兰陵也好,有前往长安投靠萧瑀的,有去南郡一代投靠萧铣的,至于萧正,还从没有人主动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