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54章 血脉相连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1

尽管伤口已经拆线,但遵医嘱,鲁雪华的两个臂膀还是不能乱动,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戴口罩的“闷闷声”对鲁雪华似乎特别的关照,每天按时给他喂饭,喂水。这些都还好,只是每次伺候大小便,都让鲁雪华面红耳赤。更为奇怪的是,鲁雪华觉得“闷闷声”的声音渐渐变得好听起来,成为银铃般悦耳的声音。

再过了一个星期。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军医在一批军医的簇拥下,再次仔细地为鲁雪华检查伤口。老军医点点头,“恢复得不错!”然后吩咐道:“将9号病床伤员转移到普通病房区,空出病床,准备收治重伤员!”

当鲁雪华在“闷闷声”的搀扶下来到另外一个大通间时,“闷闷声”第一次摘下了大口罩,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张靓丽的俏脸,与眉清目秀相对应,挺拔的鼻梁,精致的小口,配上白皙的皮肤,标准的江南美女。

鲁雪华顿时看呆了!视线一直痴痴地落着护士的俏脸上。护士似乎有点愠怒起来:“傻大兵,老盯着我看干什么!”

摘下口罩时的声音真的如银铃般动听。

鲁雪华不由得一愣:“你说话怎么不是那么闷声闷气的?我开始还以为你是一个中年阿姨呢!”

“闷闷声”护士还未来的及答话,旁边的另一位护士忍不住数落起来了:“又是一个不知道好歹的!张护士为了救你,不仅为你献血,而且不顾献血后身体虚弱,日夜守护着昏迷的你,累了就在你床边打个盹,在这大冷天,被冻感冒了,即便这样,还不肯休息,为你日夜操劳,所以说话才瓮声瓮气,你不感激人家,还说她是阿姨~人家姑娘对你,甚至比对自己的‘darling’还要好!”

顿时,张护士和鲁雪华“腾”的一下脸都通红。

护士用了“darling”这个英文单词,隐晦地表达了爱人的含义。但她却不知道,鲁雪华是中央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对“darling”的含义心知肚明。

看到两个人都如此尴尬,说话的护士过来挽起张护士的胳膊:“红梅,别理他,看来又是一个没心没肺的,我们走!”

鲁雪华这才知道,自己在医院这么多天,一直被一个美丽的护士默默地照看着,而且血管里还流着人家姑娘的血液,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直到刚才,他才从别人口中知道她的名字:张红梅!

2

大通间里面住着20个士兵,但都是轻伤员或快愈合的重伤员。每天除了换药和必要的检查,基本上都无所事事。大家都是年轻人,又都是伤兵,相处几天,渐渐地都熟络起来。

这20多名伤兵,都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负伤的,所以大家的话题,都离不开刚刚结束的长沙会战。从这些战士们激动的言表中,鲁雪生这才知道,脚下这所医院、这座城市,经过了四次血与火的洗礼,正在浴火重生。

一个老兵模样的沉浸在回忆中:“当时战局可谓危险之极!如果城南修械所这个制高点被鬼子完全占领,那鬼子居高临下,对我军进行火力压制,长沙保卫战就该重写。

这时候,我们葛团长下令吹响冲锋号,跳出掩蔽所,挥着驳壳枪,第一个冲向鬼子。全团群情激昂,一声呐喊,紧紧跟着团长向鬼子冲去。此时正是午饭时间,我带着五名炊事兵,挑着饭菜、茶水、餐具等,送上阵地,听到嘹亮的冲锋号音,我们火头兵都热血沸腾。

阵地上已经没人了,既然没人吃饭,其中一名炊事兵大喊道:‘伙计们,我们加入冲锋杀敌去!’我们5个火头兵于是将挑着的篓桶往地上一撩,各人拿着自己的肩担,喊一声‘冲’,快步加入冲锋队伍行列。

我作为长官,当然不能落后,拿起两把菜刀,也冲了上去。鬼子从来没见过这么顽强的中国军队,吓得掉头狂奔,由于穿着牛皮鞋,一个个陷入泥潭倒地不起,成了我军的枪下、刀下鬼,从此鬼子从此再也没能踏进长沙城南半步。就我们炊事班,拿扁担、菜刀也杀了3个鬼子,缴获了5支三八大盖。”话语中充满着骄傲。

另一个是可能是工兵,操着一口大渣子的东北话,“老王,就你炊事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