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72章 蔷薇散落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1

两个月后,已经成为特训班教员的鲁雪华从内部绝密材料《敌情通报》中得知,柳云龙上校此次孤身去南京,执行的是刺杀头号汉奸、伪国民**主席汪精卫的艰巨任务。他买通了一个老中医,在给汪精卫治伤膏药里下了****,使得汪精卫以前脊柱枪伤疮口复发,并影响到整个神经系统,病入膏肓,最后命丧日本。

“军统”这次成功的斩首行动,引起了日本占领军和汪伪政权的极大恐慌,日本特高课和汪伪特务机关对“军统”进行了疯狂报复,展开了血腥的间谍战。并大肆搜捕、杀害无辜群众,为了阻止敌人滥杀无辜,尚在南京的柳云龙主动投案,坦诚自己是铲除汪逆的主谋。

面对敌人发指的酷刑,柳云龙上校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残忍杀害,尸骨无存。

重庆国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授柳云龙少将军衔。这时,鲁雪华才知道,柳云龙竟然是1939年河内刺杀汪精卫的主要执行人之一,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当鲁雪华送走柳云龙回到病房时,只见刘倩雪趴在椅子背上,正呆呆地对着那束鲜润的蔷薇,出神发愣,眼中泪光盈盈。

鲁雪华依着门框,看着这一幕,满心疑窦:刘倩雪在想什么呢?为何会对着一束蔷薇默默垂泪?为何身为“军统”上校的柳云龙对她都那么尊敬?为何要专门送她一束蔷薇?这位老同学身上,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当然,鲁雪华不会知道柳云龙给刘倩雪送蔷薇花的真实用意,不会知道“蔷薇”曾是刘倩雪过去的任务代号。更不可能知道,发生在刘倩雪身上,曾经的惊心动魄的事情。但当时中国军政高层,尤其是“军统”内部高层,“蔷薇”这个带有几分香艳的名字,确令每个成员都肃然起敬。

2

1939年12月11日。子夜时分。

山西省王家峪。这个偏远的太行山区小村,朔风呼啸,雪华纷飞。整个村子漆黑一片,只有一个窑洞透露出一丝亮光,在这冬夜显得格外醒目。

亮光是由洞顶几盏白炽灯发出的。窑洞一角,一个八路军战士正分别缓慢地踩着脚踏板,带动着人力发电机,给窑洞提供光明和电力。

这是国民革命军18集团军司令部机要通讯室。窑洞中央,是两台大功率收发报机,顺着窑洞外高高的天线,将共产国际、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的命运牢牢连在一起。

时间已过零点。主要的收发报任务已经结束,值班通讯参谋早已将大功率值班电台调到公用频率,以便收发可能的明码通电。而一般此时,公用频率都是静默状态,只有耳机里不时传来单调的电流滋滋声。

正在他感到昏昏欲睡时,突然,一阵急促的滴答声传来,在深夜显得更加清脆,他立即抄写电码。

电码到了一段后,又重新出现,如此反复。这说明对方一直在反复拍发,按键清晰有力,值班通讯参谋可以从按键声感受到,对方拍发时,意志坚定,神情专注,直到按键声嘎然终止。

当值班通讯参谋将电码交给译电员译出后,都愣住了,这是一份明码电报,电文内容是:“十万火急!蔷薇散落!日军飞机将于明日中午对总裁进行斩首行动!请速防范!”如此反复有7次之多。

值班通讯参谋立即拿起了直通电话~

左权。18集团军副参谋长,拿到通讯参谋送来的电文也是眉头紧锁。这种大功率电台一般都配属在中国军队军级以上单位,即使是公用频率,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了解。而且,这样的公用频率,也是在敌方的严密监视下,在深夜,用明码反复发送这样的急电,无疑是自杀。

肯定是我方特工获悉了鬼子的绝密计划,不惜暴露牺牲自己,用生命在发送这份重要情报,冒死发送。

“立即将电文内容通报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十万火急!来不及更多的请示汇报,左权果断命令。

如此同时,几乎中国战场所有部队的高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