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五位主考官的震撼!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杜如晦低声对虞世南问道:“虞老,您是书法大家,您觉着这篇幅如何?”

虞世南脸色涨红,心情激荡不已,低声赞叹道:“整章篇幅一气呵成错落有致,笔锋苍劲,行书恢弘大气,字里行间蕴藏有壮阔山河之神韵,饶是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也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书法。”

顿了顿,他感慨道:“便是老夫,也是自愧不如啊。”

其实,他觉得不仅是他,就算是楷书造诣更甚他一筹的书法大家欧阳询,与之相比也要稍逊一筹。

只不过他不好出面代表欧阳询,就没把这句话说出来。

其余四人一阵惊讶,没想到连虞世南都给予这书法这么高的评价。

房玄龄脸色复杂道:“真没想到,一介纨绔子弟,竟能有这么惊人的书法造诣。”

闻言,虞世南皱了皱眉头,道:“这程处玉能写出这般气势磅礴的楷书,想来必定是心胸伟岸之大才,怎可能是纨绔子弟?”

褚遂良苦笑了一声,道:“虞老您不问世事多年,有所不知,这程处玉的确是一名纨绔子弟,甚至于刚才的尉迟宝琳等人,也是些臭名远扬的纨绔子弟。”

虞世南愣了愣,然后道:“不该啊!先抛开这程处玉不谈,老夫观尉迟宝琳等人写的答卷,虽说大多字迹潦草,但对于为官之道的见解皆是十分精妙,甚至连官场上一些鲜为人知的忌讳也有所提及。”

“老夫以为,他们即便称不上惊世之才,也能称之为俊杰当中的翘楚,怎可能会是那玩世不恭,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孔颖达目光复杂:“可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敢相信这些人能作出这样的答卷。”

杜如晦感叹道:“事到如今,不得不说他们确实不简单,或许所有人都错看他们了,他们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不堪。”

房遗爱深有感触的点点头,然后道:“先看看这个程处玉对为官之道的见解吧。”

敢放言挑战所有世家公子,还身为尉迟宝琳等人的领头羊,有着如此惊世的书法造诣,想来程处玉的作答也不会差到哪去。

五位主考官都是把期待的目光投到了程处玉的答卷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简短的开篇两句,让五人震撼当场,心中生起一股油然的敬意!

首句字面意思为: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得到快乐之后再快乐!

深层含义为:为官者应当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下百姓的幸福出力!

后句意为: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只寥寥两句,却展现出远大的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然而,这篇文章还远不止于此!

“为官者,当高瞻远瞩,对于即将发生的事物,当怀有防患之心!”

“为官者,当虚怀若谷,广纳谏言,不耻下问,大公无私!”

“为官者,当体察民情,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官者,当尽忠职守,秉公行事,刚正不阿,敢于直谏!”

“见利思义拒贿赂,无功不受赐和封,清廉恐为他人知,拒礼为开廉洁风,清风两袖朝天去,官到能贫乃是清,官罢囊空两袖寒!”

“为官必明势!”

“上心易变,下意莫执。上好之勿驳,上言之勿信。官者忌孤,智者忌名,忠者忌直。察微而趋之,无患焉;知大而顺之,无凶焉!”

“为官当识人!”

“奸无自认,忠无自封。忠奸不识,官之大失也。用才必察其德,拒奸必正已心。莫以一事论之,勿以一时断之。爱民者必忠,害民者必奸。情鉴忠奸,无误也!”

“为官需立身!”

......

......

看完这洋洋洒洒上千字,五位主考官都被震撼得无以复加,老脸上满是惊叹,心中激宕的情绪久久无法平复。

整篇答卷,大则提及国家天下,小则涉及为人处事,把他们所有能想到的对于为官之道的理解都囊括了进去。

甚至于,答卷中一些观点,他们为官多年都未曾想到过。

他们从没想过,有人能对为官之道的理解深刻到这种地步。

如果刚才尉迟宝琳等人的作答是精妙独到,那么程处玉的作答则是旷古绝伦!

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这答卷,完全可以列作警言,供所有为官之人学习观摩!

自从五位主考官拿起程处玉的答卷时,几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主考官们的神色变化上。

当主考官们惊叹于程处玉的书法时,不少人都是神色一变,现如今再看到主考官们那无比震撼的表情,某些人心中更是齐齐生起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