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李二校考之心,变成李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而甘露殿内。

李二原本的校考之心,完全衍变成了隆中对。

李顿一边研墨,一边继续说道:“接下来讲得是简政、强兵、吏治。”

李二有些困惑,为何他不提最后一策,却也没有出声询问,唯恐将李顿的思绪打乱,正襟危坐,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所谓简政,其实就是行政在简。”

李顿低头酝酿了一下措辞,方才缓缓开口道:

“我大唐有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司其职,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行事,可以说是简化到极致,各有分工,稳而有序。”

李二无声笑了笑,对他的说法很满意,说道:

“朕也觉得如此,三省六部制,起于前隋,落于李唐,目下来说,不会有什么乱子,朕明白你想说什么,简政朕铭记于心,绝不会让他变成冗乱无序。”

李顿耸了耸肩,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么不费劲。

李二问道:“强兵该如何?”

“太子和吴王说的那一番理论,有道理。”

李顿低头看着砚台中的墨汁慢慢多起来,放下手中的墨条,抬起头看着李二那双希冀目光,沉吟道:

“但是,富国强民和所谓强兵,有根本上的区别,强兵以为民,不在税赋多少。”

“强兵为大唐有根本保障,百姓安居乐业,民会自强不息,反之,兵弱则国弱。”

“弱国无外交,便会被群起而攻之,无法自守,无法约束臣民,民不满揭竿而反,臣不忠贪墨横行,毁本断根,国破家亡。”

李二神色一肃,深以为然。

这可是历朝历代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啊。

“如何做?”

“强民!”

李顿语气不急不缓道:

“兵出于民,民强则兵强,兵强则国强。”

“民无衣食之忧还不够,还要强身健体,三餐有肉,寒冬有衣,遇事有解,家中有田,肉可壮筋骨,衣可御严寒,事解则无伤,田收则有钱,此四策,便可强民。”

李二摇头道:“难!”

天下百姓何其多,想要人人如此,怎么可能。

“所以有后策。”

李顿斩钉截铁道:“扶贫!”

在皇帝聊天群中,每个皇帝都在讨论他们的经验,而李顿在现代耳濡目染,也提出一些建议,广受皇帝们的认可。

李二浑身一震,眼眸发亮:“说来听听!”

李顿想着在现代亲身体会到的政策,说道:

“天下百姓贫困者多,可是他们仍旧要为国赋税,然则从他们身上能收多少税收?”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为这类人减轻赋税,甚至减免,可是只做到如此,他们仍旧还是穷,穷者无生计,只得温饱,于国利者轻。”

“而扶贫之策,扶贫困之家,他们脱离贫困,自然会为大唐赋税,一家之小税,天下万家便是大税,税赋多则国库充,国库充则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而吏治,则于扶贫挂钩。”

李顿忽然话锋一转,提到下一策。

李二手腕飞快,握笔入神,一边倾听李顿说的话,一边飞也似的在纸上写下蝇头小字。

“国要扶贫,需官吏行之,官吏贪墨,则扶贫成害,贫困之家还是贫困之家,国库却日益消减,利国之策将最终会衍变成害国之策。”

李顿神色肃然道:“所以吏治,是国之体。”

“吏治之先,在于为官者要先修德。”

“《左传》记载为官之道: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李顿道:“此三不朽说起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

李二叹息道:“人欲,沟壑难填啊。”

李顿:“所以要考核官吏。”

“古往今来,考核官吏,分四善二十七最。”

“但造假者自古不绝。”

“每当朝廷要施行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交代给监司去办,监司交代给郡守,郡守再交代给县令,各自将档下达的手续办理完毕,却不再过问对于老百姓是否带来了实惠。”

“如果有心为民,民得实惠,其功绩为最善。”

“民无实惠,则功绩最差,此等官吏不可用,甚至当杀,以儆效尤。”

李顿娓娓道来。

声音虽轻,却蕴含千钧。

李二听的心驰神往,注视着李顿的目光,宛若一个喜欢读书的学生,看着正在讲课的老师一般,认真至极。

皇帝聊天群中。

嬴政:“这个小伙砸,口才么马达(没问题)!”

刘邦:“扶贫之策,说的在理,若是朕当初想到这些,至少能让我大汉,再传数百年!”

朱元璋:“事实证明,还是朕的管民好用!”

铁木真:“朕的强兵之策,也不差啊!”

赵匡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