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三四章 寒窗苦读中状元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当然,杨丰才不信李清照为了见一见自己这张老脸呢!

    李家可不是普通人家。!

    易安居士的家族编织一张关系的话也是很庞大,她爹李格非第一个老婆是王珪的大女儿,但是很早死了,李清照生母是续弦,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王拱宸同样娶过两任老婆还是姐妹俩,但这对姐妹俩的另外两个姐妹又先后嫁给了欧阳修。然后再说李格非的第一任王夫人,这个理论也得算李清照的妈的女人还有一堆兄弟,这时候都是知州一级的,其一个兄弟的女儿是跪在岳飞坟前那位,另外王珪这个女儿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前宰相郑居,郑居又是赵佶皇后郑氏的从兄……

    话说这也是盘根错节啊!

    另外李格非还是苏东坡的得意门生。

    至于赵明诚那边亲戚同样也是很庞大,他爹是前宰相赵挺之,赵挺之不需要多说,只需要知道历史给他记下的一句话行……

    与蔡京争雄。

    一个敢与蔡京争权的大臣。

    话说大宋朝发展到现在,权力世家化已经很严重,通过姻亲和门生故吏形成一个个盘根错节的关系,然后把持着一个个官位垄断着朝廷的政治,所以大宋不杀官成了一种理直气壮的潜规则,也不光是为了维护官体系,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大家都有亲戚关系。如赵挺之和苏轼在政治是对头,苏轼被贬惠州很大程度是赵挺之的弹劾,但赵挺之却又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苏轼得意门生的女儿。赵挺之小姨子或者也可能是大姨子的老公是苏轼弟子,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另外还有一个同样姨子的老公是哲宗朝宰相蔡确的主要打手也算臭名昭著的邢恕,而蔡确和蔡京是同一个曾曾祖的族兄弟,所以蔡京当权后原本失势的邢恕立刻起复甚至能跑西北去当宣抚使。

    看看这些还有人相信什么寒窗苦读状元吗?

    寒窗苦读不假。

    首先你得是这个系统的。

    别说什么考官不知考生姓名,真正熟悉的人从行风格,笔迹,乃至用典的习惯之类东西轻而易举地能从一堆不熟悉的章里找出熟悉的,如果让一个苏轼的好友做主考,他会认不出一个苏轼得意门生的笔迹?

    毛笔字可是最容易认人的。

    也不要相信什么家室贫寒。

    人家那家室贫寒可不是忽悠老百姓的寒窑苦读。

    哪怕以那些名字里面最落魄的陈师道,一辈子没考进士,甚至值夜班时候老婆怕他冻着,跑到陈挺之家借自己姐夫一件皮草给他御寒,那也一样可以凭借名或者干脆是说关系做个小官,而且他之所以落魄很大程度过于迂腐,一个连章惇都想拉拢的士子怎么可能是普通人家,话说他爷爷可当过盐铁副使,大宋的盐铁副使是多么肥的缺不用说了。

    而李清照的背后是山东世家。

    或者大宋行政区划的京东路士绅集团,李清照家齐州或者说济南,赵明诚家密州或者说诸城。

    所以李清照来看杨丰这张老脸很大程度是山东士绅集团来看他这张老脸,她家和她老公家一东一西分别代表着京东东路顶级豪门,至于为什么是她而不是别人……

    谁她更有名?

    大宋不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

    她从少女时代名满京城,再说女人嘛,大家都懂得,总一个男人深入得多,国师身边可不缺女人。

    如他那位女弟子。

    赵檀香的爹因为没跟着赵构一起投金军,所以被杀死在大庆殿,结果不但没因为参加晚宴而受牵连,反而被作为宗室为保护太皇捐躯的忠臣而受到各种追赠,同样檀香郡主至今陪伴师傅,尤其是师傅年纪大了,更是直接贴身伺候以尽孝心,哪怕她师傅每天晚住皇宫她其实也都跟着一起的。

    所以李清照来跟国师见个面留个特殊印象,下一步可以凭借目前大宋第一才女身份结交郡主了。

    事实她也的确是那么干的。

    在第二天,这位美妇已经和檀香郡主笑语嫣然地一起在汴梁城里逛街了,连宫里太后都邀请她到宫里做客,话说太后也是她粉丝,很显然换她老公赵明诚来,是绝对不可能深入到国师近处的。

    当然,国师暂时对她还没有下手的冲动。

    才女什么的不是很合他胃口。

    而同样在第二天,大同的联络处再次发回电报。

    “算他懂事!”

    杨丰满意地说。

    耶律大石重申宋辽为兄弟,他还是赵谌的兄长,至于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包括岁币之类都不提了,两国是单纯的好兄弟,而国师为大宋国师,那么也相当于辽国的国师。至于耶律余睹是当年引金军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