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6章 秦王:儿臣推举并州刺史张亮!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张亮?”

李渊显然是从没听过有张亮这一号人,或者是完全忘了他的名字,老实说,大唐上下有上百个州县,大大小小的官员有成千上万人,作为皇帝,李渊日理万机,哪能记得住张亮是谁。

李世民微微一笑,解释道:“父皇,这张亮乃是并州刺史,于三年前赴任,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他的治理下,并州城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粮食丰收,一派繁荣,老百姓齐夸政府,说着张亮,乃是并州的青天,是不可多得的好官,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实乃大唐社稷之福!”

顿了顿,李世民又继续道:“如此大才,儿臣以为,让他在并州当一个刺史,实在是浪费人才,不如把他调到朝廷里来,这户部侍郎的位子,张亮也是不二的人选!”

听完李世民的吹捧,李渊不禁暗自嘀咕起来。

刚才李建成推荐的,乃是太子府的中允,名叫王珪,而如今,李世民推荐的,乃是并州刺史,名叫张亮。

那么这个张亮,跟李世民到底有没有关系?

作为皇帝,对于夺嫡之事最为敏感,如今太子,秦王,两大势力暗中交锋,李渊不可能不知道,双方都想扶持自己的人上位,为自己将来铺路。

这个时候,任何的举动都要小心翼翼,平衡双方才是。

不过呢,并州距离朝廷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来回路程需要数月之久,这个张亮,跟李世民之间,或许并没有什么关系。

琢磨了一阵之后,李渊笑道:“好好好,既然秦王推举了并州刺史张亮,太子推荐了中允王珪,诸位爱卿不如各抒己见,让朕听听你们的意见。”

终于到了群臣发话的时间了,一边是太子,一边是秦王,这要如何站队,是个大问题。

在夺嫡的斗争中,一旦站错了队,那可是死无葬身之地啊,历朝历代的夺嫡大战,就是鲜活的例子。

选太子还是秦王,这是个问题,对于一般的朝臣,还是不要淌这浑水为好,保持中立,哪边强势我就投靠哪边,情况不明时,坚决不站队。

而对于几位重臣来说,此时已然站好了队。

尚书左右仆射,分别是萧瑀,裴寂,两人分别是秦王,太子的心腹力量,而另外一位大臣,中书令封德彝,首鼠两端,一会在太子这边,一会又在秦王那边,乃是标准的两面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时,只见左仆射萧瑀站了出来,第一个道:“陛下,臣推荐并州刺史,张亮!”

“哦?这是为何?”

“户部侍郎乃是朝廷要职,掌管全国户口,国库钱财,因此需要有实际经验的贤才担当,这张亮在并州已有多年,将一座并州城搞得风生水起,百姓安居乐业,臣以为这户部侍郎,非他莫属!”

李渊点了点头,萧瑀这话说的没毛病,这年头,大唐缺什么,缺的就是有工作经验的人才!

这时,右仆射裴寂又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微臣推荐太子中允,王珪!

“哦?爱卿为何要推荐王珪?”

裴寂回道:“户部侍郎,乃是掌管国库钱财的大员,免不了受人利诱,而这王珪,性情淡雅,志向深沉,不重名利,从不随便交结朋友,为人博学多才,虽然没有什么做官的经验,但是他的性格,最适合做着户部侍郎,再说了,工作经验也不是生来就有,干几年不就有了?”

李渊再次点了点头,裴寂这话说的同样是没毛病,王珪为人清淡,不重名利,不爱钱财,而这户部侍郎,又是管理国库的二把手,平时少不了被人贿赂,这么一说,这王珪也是非常合适。

左手王珪,右手张亮,李渊着实犯起了难。

“封爱卿,你一向足智多谋,快说说你的观点。”

封德彝本不想发表观点,他是个两面派,秦王以为他是自己的人,太子也以为他是自己人,之前他一直不发表观点,本想沉默了事,但是李渊既然问了,他只好站了出来。

“起奏陛下,微臣以为二位贤才各有各的好,无论选谁,都是我大唐社稷之福,所以这个棘手的问题,只好推给陛下了,微臣愚钝,陛下英明……”

“哈哈哈哈,你这个老家伙,竟然把这烫手的山药,又给朕推了回来!”

李渊无奈苦笑,又问了下其他的官员,谁知他们一个个的怂的不行,既不敢得罪太子,又不敢得罪秦王,只好说些模棱两可的空话,套话,搞得李渊头大不已。

“算了算了,这事还要从长计议,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诸位爱卿若无大事,便退朝吧!”

“退朝!”

“吾皇万岁!”

……

眼见着大朝已完,人人准备离开,便在这时,远方传来了一声大喊。

“陛下,并州城六百里急报!”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12日到6月14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