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36章 后宫干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看着成敬苍老的身影,朱祁钰眼中流露出一丝期待。

    成敬抬起头,很平静看着朱祁钰,然后缓缓说道:“老奴觉得以不变应万变。”

    朱祁钰愣住了,他以为成敬会想办法破坏这桩婚事,可是没想到成敬居然会给他这样一个答案。

    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什么都不做。

    朱祁钰急了。

    “这怎么行,万一……”

    话说到一半,就被吴太后打断了。

    “皇儿。听成先生把话说完。”

    朱祁钰闭口不言,但脸色却变得有些难看,很明显他并不认同成敬的话。

    成敬依然是那副不悲不喜的模样,他缓缓的说道:“皇上,老奴斗胆说一句,您多虑了。这桩婚事几年前就定下了,要不是去年那场变故,他们两个已经成亲了。如今那边旧事重提,于大人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必须咬着牙答应下来。因为一旦悔婚,于大人一世清名就毁于一旦,您让于大人以后如何在朝中立足?”

    悔婚,特别是在亲家已经落魄的情况下悔婚,就算是在民间都会让人指指点点的。于谦真要是悔婚,那么势必背上嫌贫爱富之名,这对于他的声誉会有极大的影响。

    “先生的意思是于谦答应这门婚事只是迫不得已,不代表他会倒向那边?”吴太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她很敏锐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成敬很平静的说道:“没错。太后别忘了,当初土木堡大败,太上皇被俘,那边其实是想拥立太子登基的。是于大人率领群臣入宫,搬出祖训,以国赖长君为由,这才扭转乾坤。”

    土木堡大败,皇上被俘,朝野上下乱成一团,于谦率领群臣入宫面见孙太后。孙太后深明大义,当机立断,拥立郕王朱祁钰登基,抵抗瓦刺大军,避过灭国之祸。

    这是朝野上下一致的说辞,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朱祁镇有儿子,孙太后怎么可能不让自己的孙子登上皇位,而选一个罪妇的儿子做皇帝呢。

    拥立太子登基,自己在幕后掌控朝局,这是孙太后一开始的打算。

    别以为这是孙太后异想天开,事实上在明朝,幼子登基,后宫和内阁共同治理天下,这是有先例的。很巧的是,这个先例就发生在朱祁镇身上。

    朱祁镇九岁登基,主少国疑,所以朱祁镇的奶奶,孙太后的婆婆当时的太皇太后,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大局。

    这位太皇太后很有本事,在她主政期间,内政方面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实行仁政,让百姓修养生息。这三位杨大人后世被人称为三杨,是明朝有名的贤臣。

    在军事方面,太皇太后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对手握重兵的武将心存猜忌,反而重用英国公张辅。

    张辅戎马一生,永乐帝朱棣在位时,大明西南边民风彪悍,屡生叛乱。张辅三战交趾,四平安南,威震天下,让大明西南边平静了几十年。之后更是跟随朱棣五征漠北,战功彪炳。在张辅的努力下,大明军队兵强马壮,不然多年以后朱祁镇御驾亲征时,哪来的几十万大军。

    虽然皇帝年幼,但朝中文有三杨,武有张辅,大明国运反而蒸蒸日上。

    太皇太后不但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后宫同样盯得很紧。

    当时发现王振不安分守己,屡有干政之事。太皇太后大怒,叫来王振,先大骂一通,然后命人当场格杀,最后因为朱祁镇这个皇帝跪地求情,王振这才逃过一劫。

    至此以后,王振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只可惜太皇太后死了后,王振无人压制,就像一只脱缰的野狗一样为非作歹,最终犯下弥天大祸。

    在太皇太后主政期间,国运昌隆,民心所向,这些孙太后都看在眼里。

    千年媳妇熬成婆,现在自己儿子被抓了,孙太后当然要效仿之前的太皇太后,拥立自己的孙子登上皇位,然后自己主政朝局。

    想法是好的,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于谦率领群臣入宫,搬出祖训,国赖长君,彻底打碎了孙太后的美梦。

    听到这里,吴太后和朱祁钰连连点头,脸上全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的模样。

    吴太后说道:“不错,当初若不是于谦全力支持,皇儿也不可能登上皇位。”

    看到吴太后和朱祁钰脸色稍缓,成敬继续说道:“白天的时候,于大人亲口向皇上保证,天位已定。于大人为人耿直,话已出口,绝不会反悔。老奴相信就算他的儿子娶了钱皇后的妹妹,他也绝对不会背叛皇上的。”

    “先生所言极是,皇儿,你觉得呢?”吴太后一面说着,一面看向朱祁钰。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