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39】解决明末粮食问题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粮食?”

众人全都满头问号的看着江源。

崇祯苦笑着脸,说道:“仙长,您不知道现如今江南等地的情况,百姓若是等到开春后播种,庄稼也会遭受洪涝的损伤。”

现在崇祯治下的江南等地,农民的庄稼栽种下去,很快就会因为遭受洪涝等自然灾害,出现巨大的损失。

若只是发生过一两次,等到开春后,农民还能补救,栽种其它的东西来止损。

但是,在这几年之中,几乎年年都会发生洪涝。

开春后农民栽种下去的庄稼,再次受到损失。

以至于,江南等地的粮食,严重减产。

这才是崇祯最为关心的地方。

虽然他向老朱和朱棣等人,借钱借粮,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听到崇祯讲出江南等地的情况后,江源的眉头微蹙,但随即眉头舒展开来。

“我这里有四样种子,可暂时缓解粮食减产。”

“即便是大旱洪涝海滩等地方,都能播种,最低能有千斤,最高可达四千斤。”

“无需太多的管理,只要将种子播种在土地之中即可。”

四周所有皇帝们,听到了江源的话后,瞬间瞪大了眼睛。

一个个满脸的惊骇。

正德皇帝朱厚照,大声惊呼道:“不可能!绝不可能!亩产四千斤,这就是救国救命的神器!”

虽然他喜爱游玩,可对于粮食物种也知晓。

哪怕是此时明朝最为先进的交趾稻,也不过才三四百斤左右。

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管理。

一旦荒废管理,就会导致减产。

明代的斤两制度不同,比现代多出二两左右。

可江源说的亩产四千斤,也很让人吃惊。

而且还抗洪抗旱海滩荒地都能种植!

亩产四千斤,而且还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的管理,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救命的神物。

“仙长,当真会有这种东西么?”

“口感如何?能作为主粮么?”

霎时间,周围的皇帝们满脸激动的开口询问起来。

要知道,这可是亩产数千斤的粮食。

而且还抗旱抗洪,就算海滩地都能种植。

这不是什么神物?什么是神物?

看着四周众人一个个满脸激动的神情,宛如狂教徒哪样。

江源再度开口道:“尔等自己买回去尝尝就知道了,此物蒸煮煎炸皆可使用,味道软糯香甜可口。”

说完后,便上传了家里还剩下的红薯土豆玉米等粮食。

早些时候,江源一直在家里做饭,买了些食材还没有用完。

现在正好遇到了用处,十几斤红薯和玉米,全都上传到了交流空间中。

众人见状,连忙掏银子各自买了小部分,纷纷退出皇帝交流空间。

……

大明,紫禁城。

昏黄的天空上飘荡着朵朵黑云,给人心理上一种威圧感。

就连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这些年来,北方年年大旱,南方时常爆发洪涝,百姓食不果腹。

每年饿死的人数以十万。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王朝风雨欲来。

此刻。

紫禁城,太和殿内。

刚刚处理完政务的崇祯皇帝,他看着面前案桌上出现的一只橙黄橙黄谷物,两只皮色红润的红薯。

全都有着巴掌大。

“这就是仙长所说的亩产数千斤的粮食?”崇祯满脸疑惑的看着手中的红薯和土豆。

这种早在万历年间就传进来了明朝。

刚还是只是在沿海地区有种植。

不过个头儿都比崇祯现在手上的小得多。

而且味道也不好吃。

百姓们也不愿意种植。

就跟宋朝时候的占城稻谷那样,虽然一年成熟两三季,产量大,可味道不好吃。

很少有百姓愿意种那玩意儿。

招来两小太监,将红薯和土豆拿去御膳房。

不会儿的功夫,两个小太监端着已经煮好了的红薯和土豆进来。

看见冒着热气的两样食物,崇祯缓缓剥皮,送入口中。

刚入口,一种香甜软糯的味道在崇祯的口腔中炸裂开来。

“什么时候番薯变得这么好吃了?”

心里疑惑的崇祯,大口大口吃着手里的红薯。

沙糯甜,个头儿大,味道不错。

瞬息间,崇祯便觉得这个红薯甚至可以当做主食了。

一颗就比巴掌还要大。

一顿吃一颗就差不多饱腹了。

然而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两样东西的产量居然达到了三四千斤!

(虽然在明朝万历泰昌时期就传入了玉米土豆红薯,但当时由于技术受限,比较难以栽活,然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