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39章 树米、岛船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临出发前,我干儿子阿基诺带人来港口送行,田王对他说道,“以后就莫要驴颂、驴颂地叫了,不如起个文雅些的名字,就叫吕宋吧。”

阿基诺诺诺连声。

由甲米地到民都撸海峡,陆上直线距离不过二百里。我们走水路,路程增了近一倍,田王趁夜出发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白天太阳越来越接近直射,晚间最宜行船。

田王虽说是不担心苏将军夫妇,但是心里还是极为挂念,晚上,他披衣站在龟甲板上,望定一个方向,也不作声。

孟将军也与田王分开有几日,这时他也到了外边,我在舱中,隐隐地听到孟将军在与田王对话。孟将军问,“王,您可知道,吕宋这个地方,哪个字用得最多?”

“哪个?”

“拉。”孟将军道。

“何以见得?”

“您看,我前两日寻找田纵他们一家,走的都是什么地方,有拉古潘、有打拉、有马巴拉卡、有、有马拉班、有马尼拉……是不是名字里都有这个拉字?我们一出甲米地,第一个地方就叫马拉贡东,是不是?”

“听你这么一说,倒是,可是,为什么呢?”

我知道,这是孟将军看出田王正担心苏朗他们,在和他没话找话分散他的注意力。

“吕宋的北边猪多,整天吃了拉,吃了拉;南边驴多,驴干嘛?拉车、拉磨、拉犁。”田王早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天亮的时候,前边又发现了一个小村落,出去打探的军士回来,向田王报告:那地方叫卡拉塔甘,过了卡拉塔甘,是一片海湾。田王自语道,“还真让他说着了,又是个拉。”

在卡拉塔甘,我们下船登岸,太阳升起来以后在船上很热,我们看到这里长了成片的大树,树干笔直,直径约有一尺,高达三十尺,叶子像一根根长长的大羽毛。有的在树顶已经生出了一层淡红色的花,远处看去,火炬一般。

田王招呼大家都下了船,只留少数的人看护船只,大家都到这种树下边躲避阳光,田王问宋奎道,“你可知道这是什么树?”

“回王,这种树该是西谷椰子树,如果我记得不差的话,这种树还能吃呢!”

这句话引起了田王的注意,他来了兴致,“能吃?”

“我以前随父亲在这一带行过一次,好像看到当地人从这种树上掏米。”

正说着,姬将军竟然在树林里找到三个当地人,他们的打扮既不是吕宋人,又不是蚂蚁国人,每人挑了两只硕大的木桶,里面白花花的,不知道装的什么。

“两位乡民,不知你们桶中挑的何物?”田王问道。

“树米。”一个略微年轻点的人回道。

有宋奎在,我们之间的交流并非什么难事,经过攀谈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乘凉的西谷椰子树,正是这树米的出处。当地人在此树开花之前,即将树砍倒,把树干断为三尺长短,一剖两半,里面全都是这种白色的东西。再用削尖的竹筒把它们挖出,放入木桶中浸泡、去除一种涩味,再将水倒去,沥干,所得之物称为“西谷米。”

为了让我们明白,两人又从林中叫来三五个同伴,当着我们的面,选了一棵未开花的西谷椰子,给田王演示了一遍取树米的过程。一棵西谷椰子树,整整掏出了两担“西谷米”。

田王十分高兴,他对我们说,“至少在这个地方,我们的食物不成问题了。”

放一伙人离开以后,田王决定:取米。原想稍事休息便走,如此一来,我们竟然在此地一驻十几天。

白天男人们拿起斧锯,到林子里伐树取米,我们从神户所带的斧、锯、凿一应俱全,行动起来,比当地的老手还快,不久就积攒了许多,没有地方盛放,就用掏空了的树干,两边堵上,装上树米搬到船上,让田王和大家恼火的是,我们没有锅。<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