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八章 解决烂摊子 (求收藏,..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德奥合并不是嘴上说说,里面涉及到很多东西,比如,经济,工业,军事等各个方面。

甚至连欠款都得德国来还,此时,奥斯卡正在查看近五年奥地国的经济指数,终于发现原因,那就是欠款。

这又涉及到一战,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维也纳通货膨胀使得本国货币克朗贬值,没有办法,为了避免国家破产,稳定货币,改善整体经济状况。

当时的维也纳政府高层决定向国联借款,效果很好,这笔贷款下来之后,通货很快抑制住,但随后的经济危机,彻底国联几大国家崩溃,连带着维也纳也陷入泥潭。

所以这些年,奥地国首要的就是还欠款,经济发展就落后许多,导致民众连最基本的面包和牛奶都无法满足。

看完文件后,奥斯卡摇摇头,对着面前施佩尔说道:“你有什么办法,能快速恢复奥地利的经济水平?”

没错,就是施佩尔,德奥合并之后,奥斯卡就将他挖来当秘书,现在就是考验他的时候,毕竟这位未来可是第三帝国大管家,能力卓绝,甚至比沙赫特还要强。

闻言,施佩尔清了清嗓子,沉思了一会,缓缓的说道:“领袖阁下,首先想要快速恢复维也纳的经济水平,我们得废除克朗,统一使用马克。”

“货币统一,维也纳的民众就能通过马克购买到面包和牛奶,只要能填饱肚子,民心也就稳了,不会出现大的动乱,接下来,就是按照您的经济政策,以工代赈,将我们的高速公路修到维也纳。”

“同时,我们的铁路也可以与维也纳连接,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快速将海外转运的物资快速运回各大工厂,同时也能解决失业人口,促进经济发展。”

“我想,只要有工作,有面包和牛奶,最多半年,他们就彻底归心,彻底纳入帝国的统治。”

不得不说,施佩尔还是很有经济头脑,不卑不亢,逻辑很清楚,分得清主次,眼下维也纳的民众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填饱肚子。

“恩,你说的很不错。”奥斯卡满意的点点头,第一个考验算是通过了,然后继续看着文件分析报告。

文件上面清晰记载,此时奥地利境内大约有十三万非固定武装人员,其中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士兵为六万人。

另外,还编有8个民兵旅,一个民兵骑兵中队,以及11个炮连,整体水平,估计也就三流部队的水准。

还有一些防空部队,主要负责工厂保卫工作,但这些民兵的武器装备极其复杂,甚至有部分民兵都没有足够的步枪。

训练更不用说了,大部分民兵都没有进行过实弹训练,后勤混乱。

这些,都需要着手解决,否则,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成为动荡的根源,看到民兵,奥斯卡陷入沉思,他似乎忽略一件事,那就是没有完整的预备役。

或者说,此时的预备役不具有系统性,更多的都像是民兵之类的武装,等到战争爆发后,接受几个月的训练,然后补充或编为新成立的部队。

没有系统性的预备役,后果十分严重,一旦前线出现变故,或者一两场局部战役失败,空缺兵力无法补充,会导致前线部队战斗力严重下滑。

想到这,奥斯卡才觉得事情有些严重,一直都盲目着扩军,却没想到这些。

不过,他先压下这个想法,继续看下去,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六万士兵,都是轻步兵师,或者说山地步兵师。

由于奥地利大多领土地处阿尔卑斯山山脉,道路崎岖,所以没有装备大口径火炮,编制相对于普通步兵师少很多人,也就八千人。

看到这,奥斯卡决定以这六万人为基础,整编训练一支山地部队,人数在十万人左右。

这十个山地师,他决定全部部署南斯拉夫边境,只有在多山地区,才能发挥山地师的巨大作用。

看完军事方面的统计,奥斯卡继续往下翻阅,这一次是主要工业数据,上面记载的很清晰。

首先是钢产量,去年总产量55万吨,还不如德国一个钢铁厂的产量,说明是真的穷。

煤产量300万吨,原油产量直接没,全靠进口,生铁产量30万吨,铝压根没有,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发电量,达到25亿千瓦时。

其他数据十分惨淡,说是一个工业国家,其实还不如德国的一个州强大,如果不是看在人口,以及钨矿资源上,奥斯卡都觉得是鸡肋。

“这份报告分析的很清晰,奥地利现在的具体问题,我想你应该清楚了。”奥斯卡看着施佩尔沉声道。

“我准备任命你为奥地利总督,听我说完,首先你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经济问题,你已经回答了,思路很清晰,就按照你说的办,我会让沙赫特部长给予你支持。”

“第二,军事问题,你国防军,完成对境内军事武装的整编。”

“第三,工业问题,我大致看了,工业化基础很薄弱,尤其是钢铁产量以及发电量太少了,我给你制定一个任务,我希望明年这个时候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