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 平安印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宴会持续到亥时,赴宴的人群才陆续散去,范秀才也已饮得酩酊大醉,由几个大汉搀扶着送了回家。

而宋安在酒席上也免不了被宾客敬酒,但以年纪尚小,不宜喝酒为由推辞,而且宋平也从旁代饮,所以避免了和范秀才相同的遭遇。

而石可人就在女宾席上,古时宴会男女分席而坐。宋安不时瞄过女宾席上,虽然是近在咫尺,却未能互诉衷肠,一解相思之苦。

石中玉今天罕有的低调,以他往日张扬的性格,今次考了个经魁,肯定是要高调一番唱主角的,奈何还有个解元技压一头,所以他今天还是挺郁闷的,总觉得今次宴会有为他人作嫁衣裳之嫌。

至于袁先生,作为谢师宴的主角,酒肯定是免不了的。还好他平时也好杯中物,酒量还是不错的,但即便如此,他也喝得面红耳赤,虽不至于像范秀才般酩酊大醉要人搀扶,但走起路来也已左摇右摆了。

酒酣饭饱之后,众人也纷纷道别。宋安也趁势向石员外作别。宴会终于慢慢落下惟幕。

回到家中,宋安就向娘亲和盘托出了在桥头镇欲盘下一店面以作印坊的事,并告知已付了一两银子作定金。

娘亲听闻起初有些不高兴,毕竟在那个朝代,除了做官最高尚,其次就是务农了。士农工商的排序是有道理的,它反映那个朝代人民的普遍想法,至于工匠和做生意的地位都比不上以上两者。

对于娘亲的态度,宋安其实一早已料到会如此。所以今次他是计划说服娘亲的。

通过今次在桥头镇的这些日子。其实宋安已感受到了那里的商业氛围已很浓厚。况且人流众多,附近所有乡镇都以桥头镇为中心点。水陆两路都交通便利。

最关键的是印坊是属于文化类的生意。而桥头镇上大大小小的私塾不下十间,就是这些私塾就足以养起这间印刷小作坊了。而宋安对自己的活字印刷是信心十足的,在宋代绝对是先进技术,只要一推出市场,就足以击败其他的雕板印刷作坊。

至于是否向周边的十里八乡继续扩散,那就属于开分店,扩大化经营的问题了。此是后话,暂时不用想。

想到这里,宋安就对娘亲陈之以理,晓之以利。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灌输给娘亲。

说得娘亲似懂非懂的。却又无法反驳儿子的想法。只是觉得儿子长大了。说的东西一套一套的。

转念一想,儿子连解元这么难都能高中,或许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于是对宋安说:“安儿,不用说了,娘亲都依你的。”

“好,既然娘亲同意了,那我就说一下人手分配的问题。”宋安俨然一家之主。

众人点点头,继续听宋安安排。

“以后大哥就长驻在桥头镇的店面上,平时就去一些私塾或有印书潜在需求的人家派发宣传纸。让人们认识我们的店铺,这段时间我都会陪大哥一起去的。”宋安道。

“而娘亲就和爹呆在家里,如果大哥接到订单,就可以赶回村里交给娘亲。由娘亲和爹负责印刷。而大哥就继续返回桥头镇。”宋安续道。

“而娘亲这时候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娘亲知书识礼,识字多,所以就负责排版,校对,而爹就负责印刷和装订。”宋安不忘拍一下娘亲的马屁。说得娘亲即时笑靥如花。

“当印制完毕后,就由爹负责运送到桥头镇店铺里。”宋安道。

“平时爹照旧可以耕作那几亩田地。有订单才印刷。怎么样?”宋安问道。

听完宋安这么说,大家都说好。

“那印坊叫什么名字好呢?”宋平问道。

“那就叫……”宋安略微沉吟了一下,“就叫平安印坊吧。”

“好!”大家齐声附和道。

“这段时间我先和大哥处理好桥头镇印坊店铺的事,待处理完毕我就回家备考接下来的省试,因为是冬季要到京城赴考,路途遥远,所以我可能要提前一个月出发。”宋安道。

因为全国各地乡试放榜后,上榜的乡举人就会于冬季集中到京城参加尚书省举办的省试。

大家听完,神色不禁变得肃穆起来。

原来还未到大团圆结局啊,前面还有更大的挑战等着呢。

宋安看到大家神色凝重,不禁又笑道:“大家也不用紧张,安儿可是高中榜上第一名的解元。难道大家对安儿没有信心吗?”

看到大家表情略有缓和,宋安继续道:“娘亲都经常说安儿是文曲星下凡转世,区区省试,难道文曲星会怕它不成,就算殿试,安儿也未有怯意。”

一句说话,说得全场哈哈大笑,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