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扩大经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翌日早晨,巧儿一早就起来沏好了茶,所谓初归媳妇,落地孩儿。向来乖巧的巧儿知道初为人妇,应该早些起来侍奉翁姑。

这时宋氏夫妇和宋安也陆续走出厅堂。

“公公早安,婆婆早安,叔叔早安。请喝茶。”巧儿站在茶桌旁道了个万福,接着道:“相公因宿醉未醒,所以巧儿不忍叫醒他。”

“嫂嫂早安。”宋安连忙回礼。

看着眼前的儿媳,温柔贤淑,大方得体。娘亲非常满意。暗想,幸好当初自己不再赌气推却李老头。否则可能会白白错失了一个好儿媳。

光阴似箭,时间在快乐中流逝,就在宋氏一家畅亨天伦之际,秋天的尾巴已然过去,初冬悄然降临。

看着门外梧桐树下的一片黄叶,宋安知道,自己准备开始新的征程,开启新的使命了。

而在这段时日。平安印坊的生意蒸蒸日上。

除了私塾之外,就连其他需要印书的客人都找平安印坊,除了夸赞平安印坊印制快速,更令人推崇的是这家印坊所印的字体漂亮大方,神似书圣王羲之的行书更是独此一家。

客人纷纷慕名而来。口碑越来越好。

宋平小两口也搬到桥头镇的店铺里。这些日子经过娘亲的悉心教导,原本就聪慧的巧儿对活字印刷很快就上手了。虽然她读书不多,但胜在惠质兰心,娘亲就不断教她识字,甚至很快就超越了宋平,可以独当一面了。

宋安还重新再制作了一套活字印刷的字模和印格,放在桥头镇的店铺里。而另一套就留在石家村。

这样,就不用两头走了。爹和娘亲就可以留在石家村照料田地。虽然现在家里的开支已经完全可以靠印坊的生意维持了。但要让一向习惯了田园生活的爹娘放弃田地。他们还是舍不得的。

经历过现代经济洗礼的宋安自然知道。自己拥有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印坊应该扩大化经营,继续占领市场,家庭作坊的效率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印坊是时候需要请伙计增加人手了。

趁着现在还未上京赴考,宋安决定到桥头镇招请伙计,顺便选购一匹快马,还有帮爹再买一头黄牛。

上次家里因为筹钱请大夫救自己,连累爹损失了家里的老黄牛,宋安心里一直耿耿于怀。这次终于有能力再买一头黄牛回来,让爹也高兴高兴。宋安心想。

桥头镇,平安印坊大门外,张贴着一张告示,只见上面写着,招请启事。已有一群人正排着长龙等候应征。

只见一瘦高个青年正在看着告示高声读着:“本印坊因要扩大经营,现欲招请伙计,待遇优厚,有意者请进店内面议。”

门口站着一黑黑实实的青年,正招呼着排队的人群按次序一个一个进去。

只见里面陆续有人走出来,脸上带着失望的神色,显然是失败了。

很快,轮到瘦高个青年了,只见顺着指示走进店铺,里面正中端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旁边还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他不敢想象面前的人是不是老板,但屋子里并无其他人。于是他怯怯地问:“请问谁是老板?”

“她是老板。”少年指着坐在中间的姑娘道。

那姑娘含笑不语,点头默认。

“今年多大了?”只见那半大少年发问。

瘦高个青年略微有点诧异,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二十二了。”

“成家了吗?”少年继续发问道。

“尚未,小人因自幼父母双亡,家中一贫如洗,无人肯嫁。”瘦高个青年道。

“叫什么名字?”

“黄初五。”

只见少年从后面拿出一个卷轴,在桌面上铺开。原来是一个长长的横幅,上面用行书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字迹飘逸,非常漂亮。

“过来读一读这个横幅。”少年道。

黄初五趋前定晴一看,原来上面写着的是千字文。

于是清了清嗓子读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

“停!”只见少年示意停下来。

黄初五连忙停了下来,紧张地看着眼前二人。

只见少年望向端坐中间那姑娘道:“嫂嫂,这个合格,可以留下。”

“叔叔你拿主意吧。”那姑娘谦逊地道。

于是那少年就对黄初五道:“每月一百文铜钱,食宿全包,未知阁下意下如何?”

“满意,满意。”黄初五有些激动,一百文铜钱可比其他很多工作的工钱都高了,而且还包食宿。

“那就劳烦进后院稍坐等待。”少年作出个恭请的手势。接着高声道:“下一位!”……

经过一个上午的筛选。招请伙计的工作终于完成。一共招请了六个伙计。而且在后院的空地里还请人扩建了一排房子以便安排伙计的住宿。

看着眼前的伙计,宋安心里的盘算就是以后由哥嫂二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