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章 崭露头角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宋安想到如此时代背景之下,正是自己的天赐良机,应该好好把握机会,一举获取石小姐的芳心。

正在思量间,只听县学张大人继续出下一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众人都在议论纷纷,很多人都将目光投向宋安,包括石小姐,那是充满期待的眼神。这时的宋安有少许紧张,但同时又非常兴奋,佳人在旁,唯有祭出自己的实力以博取佳人芳心。

只见他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朗声答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对得简直是无懈可击,全场气氛顿时高涨起来,众人交头接耳,仔细玩味着上下两联。

“确实是天衣无缝,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一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学究在旁摇头叹息。

桥头镇私塾方阵中开始急了,董举人的脸色已经完全铁青,一众书生无可奈何,仿佛胸中墨水都倒完了,徒叹江郎才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安出尽风头。

宋安闲庭信步般在那站着,心中泛起丝丝快意,偷眼瞄向凉亭那边,只见那熟悉的身影还在驻足而立,望向自己那边,但因太远看不到佳人表情。宋安心里有少许忐忑,未知佳人心里作何感想呢?那边厢,县学张大人当即起立宣布对联环节因三局皆由宋安夺取第一,依例不必再比试了。直接进入下一阶段,指定命题作诗词。

“因为今天是九月九重阳节,为了应景,就以咏菊为题作诗或词吧。”县学张大人宣布。桥头镇私塾的书生们早已憋足了气,心想不能再落后了,之前已接连折戈,什么面子都丢光了,众人已不敢看董举人铁青的脸。今次说什么也要扳回一局。

只见在桥头镇私塾的席位中有一书生长身而立,越众而出高声说道:“让在下试试。”

只见他脸带沧桑,是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书生,略作沉吟后,便冲口而出:“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全诗气度不凡,透出一股傲气,连宋安都为之一震,看来今次遇到对手了,全场也纷纷赞叹好诗,就连董举人原本铁青的脸色也缓和许多。

县学张大人也抚须赞许,问道:“场下何人?”下面的书生答道:“晚生郑南。”“其他人可还有佳作?”张大人问,环顾四周后,将目光投向宋安,场下众人也齐刷刷地望向宋安,其中不乏有些带挑衅和不怀好意的目光。

“今次决不可以输。”宋安暗道,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在远处还有石小姐注视的目光。只有迎难而上了,宋安在脑海里快速搜索起历史上著名的咏菊诗词,本来黄巢所作咏菊诗最是气度不凡,那股舍我其谁的霸气,可是辗压一切的,但却是唐代名作,宋代已流传甚广,已不可取用,唯有自宋代往下推求,在众人注视目光中,宋安心中已有答案。

只见他不紧不慢徐徐念出:“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也是一首好诗,全场都在仔细玩味。俗语有云武无第二,文无第一,两首诗各擅胜场,乍听之下确实难分高下,令到评判们费煞思量,不好评判高下。只能再次高声发问:“其他人可还有佳作?”

霎时之间全场噤声,因为这两首诗确实写得太好,非才思敏捷之辈确实很难在短时间想出更好的诗。很多人已生怯意,也就无谓出来献丑了。三个评判商量了很久,两首诗一首豪迈,一首婉约。风格刚好相反,确实难分高下。在难以取舍之下,三位评判反复讨论,最后一致裁定双方打和。

这样,县学张大人宣布继续比试,因为是重阳节,这次以登高为题作诗或词,一时之间各路人马跃跃欲试,但大多数人作了前半段却卡在后半段,有些勉强作出整首词来却又不入评判法眼。评判们纷纷摇头。

于是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郑南和宋安,因为这两人的才华已得到评判们及大家的认可。所以众人都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但这时郑南苦思冥想之下,脸胀得通红,却想不出一首佳作来,唯有抱拳以示歉意,而宋安却在另一头脸色从容,神情自若地站着。

桥头镇私塾不愧为各地之首,始终是人材众多的,只见他们的人群中有一个书生抱拳作揖道:“晚生献丑了。”只见他清了清嗓子,然后高声朗读:“年少登高意气多,黄花压帽醉嗟峨。如今满眼看华发,强拈茱俞奈老何。千垒岫,万重波。一时分付与秦娥。明年身健君休问,且对秋风卷翠螺。”

“真是一首好词。”众人纷纷称赞。连县学张大人及另两位大人都不禁点头赞许。再次问道:“场下何人,报上名来。”

只见场下那位书生年约十八九岁,身形修长俊朗,脸如冠玉,躬身作揖道:“在下姓周,名紫芝。”

人群中的大戶人家的小姐们见到如此俊朗又有才华的青年才俊,纷纷动了春心,芳心暗许。瞬即成为全场的焦点。

听到周紫芝此名,宋安就记起了,此人在宋朝也算是才子,仕途也还畅顺,后来应会中进士,官至枢密院编修,但品行就不敢恭维,最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