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新军首战(求鲜花)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山城有水路,而且城市太大,完全围死那是围不住的,很快就会有部队来援;

所以,奢寅只能采用先围两天城,然后再发起强攻同时,派小支精干的部队沿城墙找漏洞入城,

他行军前也打探清楚情况了,山城里面只有不到两千名士兵,而离山城最近的卫所,也有近两百里路,

蜀道难,难如上青天,这话一点也不假,交通不便,部队的调动便不灵活,

再加上明朝的办事效率很低,所以等朝庭调兵过来,起码也要半个月到一个月,这个就是攻下山城最好的时机了;

奢崇明在蜀省的几个卫所也是派了探子,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便会有人快马加鞭来传讯,

而安营,奢寅也是选择了离山城城墙有近三里的地方,明庭的炮并不多,少量的炮都用在了九边上了,三里,绝对是个安全距离了;

一切的做法都极为稳妥,可以说,奢家的军事素养也算不错了,

只不过,一支两百来人的部队正在悄悄地接近他们.....

一百名火枪兵,十ting架在马车上的马克沁机枪,还有几十名辅兵,这是孙承宗和熊廷弼带出来的武装力量,

步兵们喊着一二一的口令慢跑着,马车吱哑吱哑地走在士兵的后面,车上搭乘的士兵们一脸庄重....

两位将军骑着马,奔到一个小丘陵,然后不约而同地拿起望远望看了一下,

叛军的阵营很壮观,想想,一千人排队,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空隙,就能够把一个足球场给站满,

上万人是个什么样的场面?

排成长队,那就是一眼望不到头;

再看自己的,二十辆马车,两百人,感觉好凄凉的样子.....

部队继续前进,然后在离叛军最外围营地和障碍物约一百丈的地方,孙承宗发出了命令:

“全体人员,停下,结进攻战阵!”

战阵是之前训练过的,其实也简单,把拉车的马卸下,由辅兵,马夫和弹药手一起推动马车向前行进,十个火枪手保护一辆马车;

这种战法,可以让机枪有着足够的射界,而且,马车的行进更受控制,毕竟用来拉车的马匹训练还是不足,在战场上可能会出现意外,

而人就不一样了,往哪推至少还是清楚的,

“步枪手准备,距敌五十丈才能开火,瞄准了再打!”孙承宗再次喊出命令。

“机枪手注意,敌人不发起进攻不许开枪!”

守着军营外围的彝兵有点看不懂,他们确实也发现了这么一群人,然后汇报了上去,

接着,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么一群人,即没有穿盔甲,也没什么像样的武器,就这样带着几辆马车过来,然后连马都不要了....

真的很怪,一百多两百人,就这样端着绑着把刀的烧火棍过来了,连马车都是用推的;

他们这是想干嘛?

要打仗吗?还是送人头?

哨卡的小头目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而是让人在阵前喊话,同时也让弓兵准备射击;

毕竟现在属于非常时期,再怎么要安民,冲撞军营的就只有受死一途,

然而,这群怪人还没有等彝兵射箭,就开始端起了他们的烧火棍,

砰砰砰....一下子好多士兵都倒下了,有的直接死了,有的在地上滚着,哇哇大叫....

小头目顿时吓住了,赶紧让人紧急向上汇报,

在军队里哨卡和攻城的兵,用的都是排头兵,他们身上可都穿着最好的战甲,用弓箭在二三十步的距离根本射不穿,

在五十丈的距离被人家用烧火棍给打死打伤,那只能说明,对方用的是新式的火铳.....

然而,小头目这个新信息还没传上去奢寅的命令就下来了:

“两百来敌军而已,结阵,冲锋杀敌,务必片甲不留!”

奢崇明的彝兵比起明朝的一般军队,确实是骁勇许多,不然也不会在明末被秦良玉等部队追着打了十几年才被平定;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自动火力,

有如潮水般涌来的彝兵,在马克沁机枪的火力下,基本上就是一个照面,

完全的辗压!枪口之下没有完整的人!

如果说孙承宗一开始还有些顾虑,甚至有了为皇上赴死的想法,觉悟很高!

到了这个时候,他反而只会担心一个,就是弹药够不够,

辅兵和马夫还有弹药手很苦逼,因为他们还要负责机枪马车的排障及行进保障,

这也就意味着要搬尸体,阵前一大片的尸体或者没死的叛军,都是马车行进的障碍物,

所以必须搬开,甚至一些坑洼的地方,还要用叛军的尸体来填,

几乎所有的惨状,这些士兵们都看到了,而且还是亲手搬动了的,

重机枪的伤害,可不是按口径来算的,距离太近的时候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