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06 剥皮实草,夷三族!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现在的大明,话语权掌握在士林手里,主要是在东林党的手里。

他这个皇帝说什么可不一定能传达下去。

崇祯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要从东西厂和锦衣卫入手。

他的整体打算是,等手里掌握了一支可以震慑天下的军队,就让锦衣卫监察国内,东厂监察百官,西厂监察四夷。

到了那个时候,崇祯才算是坐稳了皇帝的宝座。

“系统,抽奖!”

“叮,恭喜宿主获得【五百万两白银】。”

“啧啧,这是中了彩票头奖的赶脚啊,不错。”崇祯还是很满意的。

五百万两,对于皇帝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毕竟,大明中后期一年的赋税也就堪堪几百万两而已,收上来的还大部分是实物。

“钱是个好东西啊!”崇祯喃喃自语。

从崇祯元年开始,陕西就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

手里既然有钱,这些事要早做准备才行。

“王伴伴,把京城最大的几家粮商给朕找来。”

…………

天启七年,九月。

转眼间,朱由检登基为帝已经一个月了。

这段时间以来,崇祯除了让城管司收保护费之外,就是让魏忠贤整顿皇宫大内。

这不整还好,一整立刻就看到整个皇宫大内被文官集团渗透的像个筛子一样。

难怪大明历史上大部分皇帝都死的不明不白,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对此,崇祯自然是大为恼火。

“魏大伴,一个月过去了,朕让你查的事都怎么样了?”崇祯目光炯炯的盯着魏忠贤。

魏忠贤小心翼翼道:“回皇上的话,都已经查的差不多了。”

“很好!”

第二天上朝。

等群臣礼毕,崇祯开口道:“今日朝会,朕别的事不想说,但有一件事想问一下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黄大人,你是当朝首辅,那朕且问你,去年的赋税收了多少?有多少结余?”

黄立极愣了一下,随即出班道:“回皇上,天启六年太仓共入三百余万两。并无结余,还……还拖欠边军饷银八百余万两。”

“很好,我泱泱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三百万两。那朕再问你,万历六年岁入几何?”崇祯道。

“老臣没记错的话,万历六年岁入是两千余万两。”黄立极道。

“短短几十年,国家税收从两千万两锐减至三百万两,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崇祯的目光从下方大臣的脸上一一扫过,冷然道。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

“没人知道吗?”崇祯的声音逐渐高亢起来,“那朕来告诉你们吧,因为那些钱都进了诸位的口袋。”

满殿大臣立刻乌泱泱的跪了一地,山呼:“臣等该死!”

“你们确实该死!朕恨不得像洪武爷一样,把你们一个个都砍了!”崇祯的声音响彻太和殿。

他可是非常清楚的知道,历史上的崇祯为抵抗李自成向大臣借钱,结果一个个都在哭穷,等李自成来了后,却搜出了七千多万两!

“如今大明年年天灾,粮食欠收,百姓流离失所。西南有土司作乱,辽东有建奴造反。值此国家危难之时,朝廷急需钱粮赈灾和补发边响。朕愿意做出表率,将内帑所有银钱尽数充入国库。另外,朕欲向诸位借一些银子,以为国用。待国库充盈之时,当双倍奉还,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崇祯一说出借钱,群臣尽皆不语。

没有大臣主动出来说要借钱给他崇祯,毕竟在家天下的时代,国家是皇帝的,而银子却是自己的。

崇祯见无人说话,冷笑了一声,便对黄立极道:“黄大人,你是当朝首辅,做个表率吧。”

黄立极闻言,连忙道:“启奏陛下,臣家中世代耕读,虽省吃俭用,但所余不多,仅攒下五千余两,臣愿全部捐献。”

看着大义凛然的黄立极,崇祯笑了,“这么说来,黄大人还真是个清廉的好官啊!魏大伴,你来说说!”

魏忠贤目光复杂的看了黄立极一眼,对方虽然是依附于阉党的大臣,但今天这种情况,他也救不了他了!

“黄立极,直隶大名府元城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现为内阁首辅。经查,黄立极黄大人家中现银有三十余万两,各种古玩字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折价估计超过百万两,老家亦有良田两千余亩。”

魏忠贤的声音响彻整个太和殿。

“听听,这就黄大人所谓的家中所余不多!黄大人,你可有话说?”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已经面无人色的黄立极。

“陛下,臣……臣愿意捐献三十万两……不,臣愿将家中所有资财全部捐出,留下几亩薄田……”黄立极跪在地上已经是浑身颤栗了。

“黄大人,不用你捐了!王伴伴,宣旨吧。”崇祯淡淡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