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清是龟兹郡一位私塾教师,教的是大唐文化和雅言。
本着“有教无类”的指导思想,宋正清门下的有龟兹高官的后代、有来往富商的幼子、有当地豪强的孩儿。
只要你愿意学,宋先生总会勤勤恳恳地教会你。
大唐的文化一向很受西域各地上层人士欢迎,宋玉清也颇受龟兹百姓的尊敬。
“是故德以柔天朝,刑以威四夷,此为善矣。”这一日,宋先生教授的是左传。
不同的是,下学的时候,宋先生给诸位弟子打了个招呼:
“老师最近要出趟远门,这些日子暂且停课。”
“西街刘先生学识渊博,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他那里旁听。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不收大家束脩(学费)。”
回到家里,宋玉清收拾收拾,出了西城门,直奔碎石城方向而去。
宋先生无父无母、无妻无子,孑然一身,了无牵挂。
杨朔之是于阗城的一位富商,三十年来在于阗挣得好大一份家业。
焉耆城中最大的一座酒楼就是他家开的,吃食美味,服务周到,赢得不少赞誉。
美中不足的是杨朔之娶了两房小妾,生了五个姑娘,却没有一个儿子。
时间长了,杨朔之这想法也就淡了,命中无子啊。
好在前四个姑娘嫁的都不错,为五丫头招了个上门女婿,这厚实的家业,准备传给她了。
这两天老杨头儿情绪有些不对劲,总是唉声叹气,问他却什么也不肯说。
到了第三天,老杨头儿似乎是想开了,嘴里嘟囔着:“没有儿子,老子还不能自己去么?就算骑不上马,老子总还能在地上吆喝几声。”
然后就让老五家的把家里能动的现钱都换成贵重的金器。
说要带着这些金器跟邻居马家商队往西去一趟,家里生意暂时就交给老五了。
具体往西边哪里去,杨朔之不肯说。
赵文、赵武两兄弟,既不文,也不武。
两兄弟在疏勒城,搭伙开荒种地。
两家住在隔壁,各娶了了一房媳妇,共同孝敬老娘。
下地回来,弟兄两个喜欢凑一起喝着自酿的农家浊酒,吹牛聊天。
日子过得辛苦平淡,但也还算过得去。
这样的农夫弟兄,大唐有很多,西域也有很多。
不同的是这天晚上两兄弟聊的内容不一样。
赵文是哥哥:“咱娘岁数大了,禁不起折腾。我先带你嫂子和大侄子过去看看,你跟弟妹在家照顾好咱娘吧。”
赵武不同意:“侄子还小咧,还是我跟俺婆娘过去吧。”
“傻话,你刚成亲,就搬外地,咱娘咋想?儿媳妇儿容不下她吗?”
“我们又没娃,两个人咋着都比三个人方便。”
“没娃说明你还没后嘞,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咋跟咱娘交代。”
“那万一你出事儿了,嫂子跟侄子咋办?”
“废话,到了咱自己的地盘,还怕自己的家人养不活?”
赵武还想争取一下,赵文拍板了
“就这么订了,我是大哥,我说话你得听。”
第二天一早,赵文推着推车,带着媳妇孩子出城往西去了。
都说天朝老百姓安土重迁,轻易不离家。
但是在赵文、赵武心里,家从来都不在疏勒城,是在东边,那个叫大唐的地方。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西域各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十日之内,碎叶城新增加了二百七十六户,五百四十人口,可入营参军者,二百八十人。郭威一并交给张义潮妥善安置。
宋正清是其中少有的博学多才之人,自然不能当大头兵使,被张义潮直接送入了城主府。
杨朔之年龄大了,又带着万贯家财来投。张义潮拨给他五个兵卒,就让其暂时负责这近三百人的后勤。
赵文妥善安置好婆娘、孩子,自己被编入兵营。
后世史学家很疑惑:
从公元808年郭昕殉国,到公元874年郭威出道,六十五年过去了。
当时存于世的已经是原安西都护军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后人。
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放弃原本已经稳定舒适的生活,重聚在安西大都护府的旗帜下?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来自于天下第一的国家,他们出身于天下第一的民族,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
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领路人。
如今领路人出现了,当然要聚在一起。走回去,或者,杀回去!
《后唐史》记载:“高祖威起于碎叶,聚城称雄。夕安西都护军后裔闻之,竞相投奔,旬日乃聚二百八十人。高祖以此始,定天下。”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