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给孩子们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酒足饭饱。

陈逸摸了摸口袋。

嗯……

囊中羞涩,仅剩三枚大子。

别说桌上那盆水煮鱼,就算半个蹄髈都买不起。

叶琦孙发现陈逸脸色为难,好奇问:“陈先生,是不是没有吃饱,我让牛大厨在做两个菜……”

“不,不用,吃得饱饱的。”

陈逸不好意思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剩菜,问:“桌上好几个蹄髈都没有动过,我可以打包带走吗?”

一听这话,叶琦孙笑了。

“嗨,我还当是什么大事!”

“不过,陈先生您这种大才,怎么能让你吃剩菜,放心我这就让牛大厨重新做一份红烧蹄髈。”

陈逸闻言,松了口气,随后解释说。

“我在城外的七里河村私塾教书,前些年收养了四个孤儿。”

“说来惭愧,这些年穷困潦倒,连累孩子们跟着受苦,所以想带点好吃的,让他们尝尝荤腥。”

这些年原身在私塾里,就一个字,穷!

听到陈逸这话!

席间猛然安静了下来。

熊迪之长叹了一口气,目光满是敬佩。

随后,更是起身,做了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动作!

只见这位国内数学界的泰山北斗,朝着陈逸躬身到底,行了个大礼!

“陈先生仁义,熊某自叹弗如,请受熊某一礼!”

论起身家,在场所有人都比陈逸丰厚。

民国年轻,大学教授工资丰厚,每月两三百块银元。

抵得上普通工人,两三年的工资。

只要教个三五年,就能在北平城买上一栋小洋楼。

这些教授,同样对国家现状感到痛心疾首,有着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

但他们扪心自问。

绝对无法做到像陈逸,自己都快穷的活不下去,还去收养救济那些可怜的孤儿。

华夏的观念,一向是穷则独善其身。

陈逸连忙扶起熊迪之。

保罗-朗之万听不懂话语,看到气氛突变。

不由好奇地询问了陈逸一句。

等他听到陈逸收养四个孤儿后,养育教导他们。

登时肃然起敬!

紧接着,在熊迪之提议下,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教授宿舍,慷慨解囊,要资助陈小锦等孩子。

于是。

半个小时后。

陈逸连吃带拿,左手里提着装了满满一食盒的美食,右手拎着个装了两百块银元的小钱袋,心满意足回了七里河村。

其中,尤以保罗教授最土豪,一个人就给了一百块银元。

二十年代的民国,一块银元购买力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块钱。

能购买五六斤猪肉,一百多个鸡蛋。

这两百银元,足够陈逸和孩子们生活无忧。

……

回到七里河村,天色已见暗!

私塾里走读的孩子都已经回了家,只剩下陈小锦他们四个孩子。

为了省钱,孩子们没舍得点油灯。

就抹黑,在昏暗的天色下,露天做着菜。

菜也简单,村民送来的两个萝卜切片,外加一点面糊糊,混在一起煮。

没有油盐,没有调料,就这么清汤寡水的煮着。

年纪最小的陈小河,挨不住肚子饿,悄悄伸手捏了一块半生不熟的萝卜。

只是,没还没等入口,就被陈小锦瞪了一眼,用手拍掉。

“要等先生回来才能吃。”

“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呀?”弟弟妹妹仰着小脑袋追问。

“反正要等先生回来。”

陈小锦说完想了想,拿起木瓢,舀了半瓢清水递给陈小河。

“小河乖,先喝水垫垫肚子。”

“哦。”

陈小河乖乖喝着水,心里想着,这是上好的白米粥。

随后,弟弟妹妹们还是把手指头含在嘴巴里,一眨不眨地看着锅里的面糊糊,满是期待之色。

因为,他们一天只有这一餐。

私塾院墙外。

陈逸看到这一幕,鼻头一酸。

险些落下泪来。

他抹了抹脸,收拾下情绪,笑着走进私塾。

“小锦,小绣,小山,小河!我回来了!”

四个小不点欢呼一声,纷纷舍了那锅萝卜面糊糊,奔到陈逸身边。

“先生,你身体好点了吗?”

“先生,小河今天背会了蜀道难哦!”

“先生……”

面对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喜悦,陈逸心中生出一股暖意。

在这个年代,他不是独行者,还有四个小不点需要他照顾!

“好了好了,先生给你们带了好吃的,小锦把食盒拿去厨房,点上油灯,一起开吃。”

<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