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46章 央视报道(求支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新能源汽车,最令人诟病的问题是什么?

其实最多的并不是续航,而是充电的地方不够,以及充电的时间太长!

加油车几分钟就能加好油,继续行驶。

但新能源车呢?还需要慢悠悠的充电。

并且现在的充电桩铺设并不是很多,完全比不上加油站普及。

所以很有可能,你还找不到充电桩!

即使找到了,也有可能被汽油车霸占车位、充电桩损坏、充电桩所属公司不同,验证手续反锁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先大家还是选择加油车,而不是新能源车的理由!

但液体电池的新能源车就没有这些问题!

液体电池中的能源液是用添加反应剂的方式来‘充电’的,添加足量的反应剂后,液体电池可以提供最高240度左右的电能。

新能源车一般每百公里耗电15度左右,而装配液体电池的新能源车,续航最多能有1600公里!

用完之后,你只需要去加油站加满一次反应剂,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到时候,液体电池新能源车又可以再继续行驶1600公里。

完全不需要繁琐的充电!

当然,能量液也会衰弱。

杨启之前测试过,每添加一次反应剂,能量液平均会衰弱百分之1的储能。

也就是第一次是1600公里减去16公里,等于1584公里!

第二次再减去百分之1,等于1584-15.84,等于1568.16公里!

这样平稳的衰弱会一直持续20次左右,在20次之后,能量液的衰弱就会比较严重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更换能源液,再恢复原来的续航!

可添加20次反应剂后,已经行驶了约28000公里了!

国内居民平均每年的驾驶公里,最多也就1万公里左右而已。

行驶1600公里以后,去加油站花两三分钟就能重新‘加满’续航。

然后达到2万8千公里数,才需要去更换一次能量液,你说方不方便?

——

有了官方的手续,启元科技也再次加快了速度造车的速度!

购买来的呐智捷工厂产能还是有些低,暂时也没法增加生产线,所以只能24小时不停转动,加快生产。

于此同时。

杨启的论文也已经发到了第五篇。

名称是——《液体电池的安全性与持续性》。

这时候,第一篇发给《自然》和《科学》的论文结果也出来了。

没有出现意外,论文没通过,在复审阶段就被打了回来!

杨启心里没有任何波动。

他知道,像《自然》和《科学》这种自诩最高等级的技术期刊,对来自华夏的论文向来不看好,很少有能通过终审进行发表的。

即使有,也都不在显眼的版面上,而是在角落里!

但即便没有通过两大期刊,杨启的液体电池技术也已经引爆了科学界以及网络!

有一群教授的帮助,国内几乎所有的技术期刊,都刊登了杨启的论文。

从第一篇《液体电池的创想和可行性》,到第五篇《液体电池的安全与持续性能》,一篇不落!

第一篇出来的时候,还没人相信液体电池这种玩意。

但到现在的第五篇,人们才意识到。

原来杨启是真的开发出了液体电池技术?

再联想到杨启收购呐智捷的举动,一切就都不言而喻了。

国内的各大媒体,也全都争相报道起来!

国际在线:《我国年轻科学家的液体电池技术引爆学界,预祝该技术早日获得成功,面向社会!》

新华社:《研发液体电池,收购呐智捷汽车,杨启是真的准备造车!》

搜狐网:《杨启的第五篇论文面市!根据该论文的描述,液体电池440v的就可以提供高达240度电!放在新能源车上,约等于1600公里数!》

心浪:《第五篇论文中说,液体电池居然只需要加反应剂就可继续满电行驶!真正的新能源车来了!》

……

“今日,我国年轻科学家杨启成功研发出了液体电池技术……”

如果说,这些主流媒体的报道还不够的话,那在第五篇论文发表的第3天,央视在晚间19点的晚间新闻中,几乎接近3分钟的新闻报道,就正式确定了液体电池的真实性!

网民们在欢呼!

“卧槽!央妈都报道了!液体电池技术居然是真的?”

“液体电池新能源车要是真能续航1600公里,然后加反应剂就可继续行驶,我一定买!”

“加油车以后可以退休了!”

“其它需要慢悠悠充电的所谓新能源车也可以退休了,太垃圾了!”

“支持杨启,支持液体电池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