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想必诸位大臣都听过,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那么问题来了,民为什么要反呢?”
“朕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日,朕去鬼门关走了一趟突然灵光一闪得到了答案,因为为官者不自律,令民有冤无处申有怨无处诉有苦无处说所造成的,所以,朕第一条需要改的就是官员罢黜制度。”
“即日起,凡我大宋境内官员无论大小在职与否,都需要进行政绩名声官声考核,而负责考核的不是朝廷而是大宋境内所有百姓,考核期为一年,官声好评者留任,四年为一个周期,表现良好者可升迁,反之罢免如有重大过错者依法处置,另外…”
赵祯这都还没有说完,就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皇上,此政不可行呀!”
“是呀皇上,若是实施此政,朝廷必定大乱。”
“皇上,如此政策,正如了一些刁民之心,万万不可施行。”
“还请皇上三思。”
“恳请皇上三思。”
…
一群大臣跪拜在地。
赵祯并没有管那些跪拜在地的大臣,而是把目光转向稳如泰山的王钦若和张德林二人,问道:“相爷和枢密使觉得呢?”
“此政风险很大,却又有其独到之处,老臣以为,倒可以一试。”出人意外,王钦若并未反对。
“相爷,万万不可,这很有可能造成全国动荡,肖烟四起的啊!”
“是啊,相爷,您怎么…”
王钦若并未理会,他说完之后双眸微垂闭目养神。
“皇上,臣以为不可为。”张德林持反对意见。
赵祯又把目光转向包拯范仲淹二人,“不知二位爱卿可有意见看法?”
“启奏皇上,如今屯官现象极为严重,此政虽有风险却如相爷所言,可以一试。”包拯赞同。
“不但可以以此罢免庸官贪官不作为浑水摸鱼的官员缓解多年来屯官问题,而且更能让好官清官务实官员得到表现的机会。”范仲淹道:“皇上,臣以为可行,并且还是必须立即执行最好。”
“官员任免暂时这样吧,具体细节后面再慢慢商榷。”赵祯并没有让那些跪着的大臣起来,他仿佛就没看见一样,继续说:“第二条,就是关于民的改革方案。”
…
赵祯对民政法官军工等都做了重大改变,可以说是把宋朝现有制度全都重新洗牌,对于现代来说都是些很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对于宋朝那简直就是巨大冲击。
整个大殿,除了为数几个人还坐着,其余所有人都跪成一片,他们都是极力反对新政措施的大臣。
当然,张德林和王钦若没有跪拜,并不能说两人就赞同,只是他们没那个必要跪而已。
包拯和范仲淹二人没有跪求也没有坐,而是直挺挺站着,脸上还带着微微怒气之色,是因为两人反对某些举措与赵祯争辩所致。
就比如土地一块,要从权贵手中收回土地放给百姓,他们赞同又反对。
赞同是觉得这项措施利民,反对则是有可能损国。
再比如科举考试,赵祯是要文武全才方能取得功名,也就是说科举只有文采或者只有武才都不能取得功名。
如果此政实施的话,将会受到全国读书人的反对,对国百害无一利,包拯范仲淹两人怎会赞同。
“朕有言在先,今日只是商议决出可行方案,并非立即推行新政。”赵祯并没有让跪在地上的大臣起来,他对着包拯范仲淹二人道:“两位爱卿何必如此激动,稍安勿操稍安勿操,我们坐下慢慢商议。”
这区别对待有多明显,只要不是眼睛瞎都能看出来。
那些跪着的大臣自然心知肚明却唯有苦笑,跪是自己要跪的没人逼他们,现在除了一跪到底还能怎么办。
待两人坐下后,赵祯笑道:“两位爱卿,你们看这样如何,朝廷出钱购买耕地发放给百姓。”
于是赵祯又把新想法说了出来。
“皇上,臣认为不可。”包拯刷的一下站了起来,说道:“如此做法虽利民但必定会让国库空虚,如遇天灾之年,朝廷必定无力可施,届时将会有更多百姓遭受苦难,还请皇上三思。”
“那么激动干嘛,朕这不是在商议吗?坐!坐!”赵祯示意包拯坐下:“坐下慢慢说,不着急,不着急。”
时间就在赵祯不断提出各种想法,包拯范仲淹二人或反对或赞成,王张二人打酱油中不知不觉流逝着。
天刚蒙蒙亮到中午再到夕阳西下,直到禁卫军押着一群宫女太监来到大庆殿,关于改革新政之事的争论才暂时告一段落。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