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饮马易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廉颇领着近五万赵军,快速行军,他不确定燕军是否会得到消息,也不确定燕军有没有大股骑兵。

因此,赵军用着比较消耗体力的方式,一路急行军,但是因为押送着九千匹战马,速度还是有些慢了。

自从秦军倾国之力打残赵国之后,赵国自此一蹶不振,而赵国最后的家底基本都填在那次合纵中了,以胡服骑射闻名天下的赵军竟然拿不出一支成建制的骑军。

几十匹温顺的战马被善御者迅速驯化,充当斥候,探查后方与前方的情况。

赵军一路无事,燕军由于自身军威盛大,放松了警惕,直到两天后依旧没有消息传来,燕军主力才派人探知,燕军主力那时距离战场已经不远了。

随后姬明大怒,就在姬明拔出宝剑,欲要亲自追击时,他冷静下来了,姬明恨恨的看着南方,“等着我!廉颇!本将必取你首级!!!”

姬明率领的大军采取最稳妥的计策,逢险必探,燕军再也没有出事,但也给了廉颇充分的时间撤退、整顿城防。

半月后。

秦国,咸阳,相府。

吕不韦捂着眼睛,手里拿着燕赵战报,“这么废的吗?”

郑义:“我们此时出兵?”

“等等吧,让他们先消耗消耗。”

这一日秦军进行了微调,武关布下精兵五万,防御商於古道;巴蜀地区驻兵五万,抵御楚国;函谷关驻兵五万,把守关中要害;临晋城、合阳城各驻兵三万,预防敌军从蒲阪等地渡河,袭击咸阳;陇西、北地、上郡三地驻兵十五万,防备羌族、大月氏;云中、雁门二郡驻兵二十万,防备匈奴、东胡,镇压当地赵人。

关中唯有骊山大营保有五万大军,能动用的三十万兵力已经全部开往前线了。

箭在弦上,引而不发,秦弩盯着燕赵两国。吕不韦传令桓??——咸阳距将军远矣,若遇良机,不必等待咸阳军令,将军与王翦、蒙武两位将军商量后,可自决!

半月后,邯郸城。

燕军抵达邯郸城下,赵军军容整齐,姬明车架向前,“廉颇匹夫!出来说话!”

廉颇站到城墙旁:“燕国小儿!战便战,何故聒噪!”

“吾弟身死!吾必取汝头颅!”

廉颇:“我大赵万千子民,被汝军残杀!吾恨不得啖汝肉,饮汝血!杀汝弟不过取利金罢了!”

“哼!话不投机半句多,战吧!”

“正有此意!多做聒噪!”

燕军有备而来,带着攻城器械,“擂鼓!”

“咚咚咚!!!”

燕军一万人前行,“弓弩掩护!”

“咻咻咻!……”

赵:“放箭!”

“咻咻咻!……”赵军以上击下,燕人损失惨重,带着锐气的燕军依旧冲到了邯郸城下,蚁附攻城。

一架架云梯被立在城墙上,燕军咬住剑柄,迅速的攀爬。

“啊!!~~”

一桶滚烫的金汁迎头浇下,随后泼上油,火箭点燃,云梯熊熊燃烧。

云梯,又名云梯车,设有底座、轮子、钩爪,先进一些、复杂一些的还带有绞盘。

鏖战一天之后,姬明发觉邯郸城高壕深,难以攻克,“兵围邯郸!”

姬明派出七万人,南门置五万兵卒,东西门各置一万,结营防守,困死邯郸兵士。

姬明领着四万精锐,镇守北门,同时通知偏将,立刻分兵来援。

姬明手书燕王,邯郸城内有五万可战士卒,还有二十万辅助守城的男丁,战事胶着,如今臣兵围邯郸,需长期围城,兵力尚缺,烦请大王增兵前线。

姬明确定廉颇这次不敢出城,二十万男丁不崩溃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这五万士卒的存在,廉颇不敢冒险的。

旬日后,偏将率领两万燕卒到来,姬明:“沿途城邑都拿下了吗?”

“沿线城邑皆已攻下,并且安排有驻兵,粮草有千人护送,末将前来复命!”

“嗯,干得不错,休整三天,你带一万人去攻取赵国剩下的土地。”

“诺!”

秦,咸阳,章台宫。

嬴政握着鹿卢剑,看着大殿的沙盘地图,身侧是应该在“大牢”的李斯与吕不韦。

“仲父,寡人以为,出兵的时机已经成熟。燕国弱小,当代燕王不是燕昭王,领兵将领也无乐毅之才。

此刻战局焦灼,若我秦国再拖下去,不止要每日消耗大量粮草给前线大军,也可能会陡生变故。如果其他国家进场,会让战事变得复杂。”

李斯与吕不韦对视一眼,“唯!”

半月后,十万燕军出易水,意图援助邯郸燕军,同行的还有大量粮草。

未料,在行至宋子北部时,于平原上遭遇等待已久的三万秦军,秦军大营高高飘扬着“秦”、“蒙”、“羽林”三杆大旗。

燕军惊疑不定,派出使者,却被一刀枭首,挂在辕门大旗之上。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