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章 李恪: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长孙无忌终于开口了:“陛下,如今青黄不接,国库空虚,鱼龙城,这高句丽要便给他们便是。”

其他人一听,也纷纷附议道。

在一众文武的认知里,如今四月天,麦青未熟,马放南山。实在不是作战的好机会,而且越国征战,战线长,补给难,实在是不明智的想法。

而他们真正的心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打仗,国之大事,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三省六部,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得动起来。

他们最关键是怕做事,做得越多,也许错的越多,尤其是打仗就是要死人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失败同样是万人坑啊!

可是,不打,大唐天威何在?那些朝贡你的万国,会做何感想?

没有安全感的老大,谁又会理你。事关大唐尊严,岂能儿戏。

可是真的同高句丽开战,结果如何?自己不会和前朝那位,三打高句丽,不仅无功,而且还空耗国力,最终身死国亡。

李二内心矛盾不已,大唐国力虽强,名将辈出。

不过这些年来,没少和周朝国家开战,灭西突厥,击败薛延陀和吐谷浑。

他一时也难以决断,此刻四月,的确不是好时机。可是等到时机成熟了,秋天开战,北境苦寒,很快入冬,恐怕对唐军不利。

正当大伙愣神之际,李恪的声音却如同黄钟大吕般响起,让原本沉闷的大殿,有了一丝朝气。

陈峰慷慨激昂道:“父皇,鱼龙城绝对不能给啊!一介蛮夷,要战便战,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李二颔首道:“哦!恪儿,何出此言!”

其他人也是好奇地看着李恪,只有长孙无忌一脸不屑地对待。

李恪行礼道:“父皇,诸位大人,不知诸位可知道当年前朝那位,为何三征高句丽都失败?”

大家一听云里雾里,我们打高句丽和隋朝打高句丽有何关联。

卢国公第一个开口道:“吴王殿下,大隋岂能和我大唐比,再说这个和我们出兵有何关联。”

李恪不置可否道:“这个关联极大!请诸位大人不要插话,让我一一道来。”

于是,李恪开始给大唐君臣脑补了一堂历史课。

隋朝三打高句丽,每次光军队就是百万之众,民夫更是征调两百万有余。

不过,他有个问题,就是喜欢瞎指挥,同时喜欢集合全国大部分军队作战,却不熟悉高句丽的地形特点。

同时不顾百姓死活,大肆征调民夫,导致国内十室九空,无人生产,国力自然大损。

加上国内农民起义和将军反叛,加之选择的时机不对。

所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隋炀帝是一个都不沾……

李恪的课说得很是动听,娓娓道来,甚至比魏征他们还博学多闻,这让李二等人刮目相待。

不过有人不乐意了:“那按照吴王殿下的意思,如今我们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沾了么……”长孙无忌质疑道。

李恪斩钉截铁地道:“那是自然!”

长孙无忌冷笑道:“殿下不是太无知,就是太狂妄了吧!”

李恪道:“首先,天时在大唐这边,如今四月天,辽东刚刚入春,正是农忙季节,我们乘机攻打,天时正好,四月风平浪静,适合水师出动,若鱼龙城不丢。我大唐雄狮可以在鱼龙城集结,同时借道新罗,进攻高句丽。”

张亮附和道:“殿下对海边之事甚是了解,四月是水军集结的好时光,无论是涡流还是海运大风,都还没有。”

长孙无忌依旧嘴硬道:“可是,四月我们没有粮食补给!”

李恪笑道:“粮食是有的,只不过不在府库之内,我想长孙大人家的粮食。也足够十艘大船装载了,这个只需要出高价直接在长安权贵与富户购买就可。”

原来大唐国力强盛,贵族们自然是家家户户囤积居奇的,作为赵国公,百官之首,国舅爷,长孙家的存粮岂会少。

长孙无忌嗫嚅道:“本相家中并无存粮。”

李恪又笑道:“过阵子就知道了!接着我来说为何地利也在我大唐!因为我刚好有高句丽的地图啊?”

李恪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一张比大唐任何地形图都详细的地图,上面赫然用小楷写着“大唐北境地图”。

新罗,百济,靺鞨,高句丽等北境的地形图赫然在列。

凡是重要关卡和山川河流,上面都用朱砂笔圈点勾画出来了,一目了然。

无论是新罗,百济还是高句丽,大小城市关隘,上面标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全场震惊,尤其是李二和李勣,更是激动得站了起来……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