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56章 合作愉快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乔青玉用猪头肉做了四盘菜,红烧,清蒸,用红辣椒炒了一盘,还做了个汤,当然了,这种汤就是南方的做法了,北方人是不做猪头汤的。

    乔青玉将最好吃的雀舌给了蓉蓉。

    又大方的焖了大米饭,又炒了两盘素菜。

    基地大棚的菜还有一些,方晓梅给拿来的是黄瓜和小白菜。

    黄瓜与干豆腐一起拌了个凉菜。

    小白菜和鸡蛋做了汤。

    有荤有素,这生日过得也是美美的。

    生日过完,贺修煜带着乔青玉去了江北试验田。

    这是冯教授和王教授办起来的。

    主要就是稻谷以及农作物的各项实验。

    直接归上面领导,试验田面积大,人员配备也齐全,算是目前华夏国条件最好的实验田基地了。

    这个时空没有出现变异的稻谷,那么就只能用实验室里的稻谷来改良了。

    今年开始,空间原始稻谷在实验田里种植,这一次准备种植了五百亩。

    贺修煜是开着卡车去的,装了空间实验室里的十几样种子。

    稻谷一千多斤,还有花生红薯油菜芝麻等每样五十斤。

    都交给了王教授和他的团队。

    回来的时候又拉了一卡车的苜蓿种子。

    在开学的前两天,两个人将一卡车将近八千斤的苜蓿种子全部培养完毕。

    然后乔青玉就去上学了,等周六回家两个人又马不停蹄的去了车站,王教授给联系的五万斤水稻种子用了一天的时间拉到了乔青玉原种实验室的大仓库里。

    这是给北城丰收公社准备的。

    乔家大队既然是种子基地,那就种植空间实验室里的稻种和麦种以及大豆马铃薯。

    今年丰收公社主要普及水稻和大豆。

    丰收公社一共有可耕种土地面积十万多亩。

    孙副社长在春节前就和乔青玉联系好了。

    而春节后乔志远递交上去的申请也马上得到了批准。

    乔家大队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比较适合做种子基地。

    乔家大队比贺家屯要大,耕地面积就将近一万亩。

    也是丰收公社拥有土地面积最多的一个大队。

    没能复制出空间器那样高科技的种子培育机器,所以这五万斤稻种都需要运进空间去实验室里进行培育。

    有贺修煜在,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

    乔青玉负责带货进空间器,剩下来的都是贺修煜操作,两个人配合的也是极好,但也很辛苦。

    种子培育器一次最高可以培育种子三千斤,用了三天的时间,将五万斤稻谷全部培育完毕。

    因为提前已经和丰收公社打了电话,等培育完毕的时候,孙副社长和大伯乔志远开着十台新型解放牌大卡车来到了腾海科研基地。

    孙副社长带着会计和出纳与方晓梅完成了钱货两清,也开好了各种手续和票子。

    然后方晓梅将这笔款子原封不动的汇给江北种子繁育中心。

    乔青玉夹带私货给自家大伯,麦种大豆马铃薯水稻每样弄了一千斤。

    乔青玉的这些种子没收钱,秋后用种子抵。

    至于怎么抵,能不能抵得成,目前还不好说。

    实验实验,就可着实验两个字来了。

    孙副社长和乔志远高兴的答应下来。

    丰收公社原本也有稻田,不过种的少,只在一些洼地,但是北城的农民也是有着丰富的种水稻的经验。

    就是亩产低了点。

    从七十年代中期到目前,亩产只有三百多斤,这个数据都不如清朝康熙五十四年某大文豪的亲戚苏州织造所创造的亩产量高。

    这也应该是种子的问题。

    孙副社长早在春节之前就将种植水稻的事情安排了下去。

    丰收公社可以种植水稻的面积差不多能有一万亩。

    乔青玉培育出来的稻种,一亩只需要种子五斤即可。

    所以这些稻种只一个丰收公社就可以全部消化。

    只不过却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这时候已经和县城的种子站以及农业站的技术员还有专家都联系好了。

    他们会常驻丰收公社的。

    尤其今年的玉米种子,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培育了。

    除却北城全省区种植外,剩下一部分被运往了北城以南江北一带。<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