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府是临时的,却宽敞而富丽堂皇。
后来赵云才知道,这里,原本是一个邹姓富商的居所。
当赵云到来时,厅内已经坐了好几个人,看起来正在议事。
坐在主位的,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青年。
右首,坐着一个模样清瞿的中年文士。
左首,坐着一个四十出头的壮年武官。
见这些人全无迎接自己的意思,赵云也不生气,反而主动拱手施礼。
“末将赵云,见过诸位。”
中年文士眼中精光闪动,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居于首坐的青年,面无表情地抬抬手:“坐吧。”
随后,他把厅内之人简单介绍了一下。
中年文士是贾诩。
壮年武官是张济。
青年本人,董璜。
由于看过《三国演义》,赵云对贾诩和张济不算陌生。
对于董璜,却真想不起他是谁。
但他能够高居主座,还一幅十分高冷的模样。
联系他的姓氏,不难猜出他的大致身份。
多半是董卓之侄!
董卓儿子早死,这是赵云知晓的。
待赵云坐下,董璜朝贾诩示意了一下,贾诩便说话了。
“子龙,对于城内防务,太师已有交待,我等须得遵照执行。”
赵云拱拱手,笑道:“烦请转达太师之令,某一定严格执行。”
贾诩点点头,接着道:
“大致是这样的。”
“皇城,依然由董璜将军负责。”
“外城,由张济将军负责,子龙进行协助。”
赵云等了一会儿,才发现贾诩已经没有别的交待了。
便起身抱拳道:“喏!”
然后重新坐下,目光转向张济。
张济的官职也是中郎将,但没有爵位。
从身份上说,他是不如赵云的。
但是,对于赵云,张济没有丝毫敬意。
他直接目视赵云,吩咐道:“你的那只军队,并未见过生死,还是继续操练吧。若无我的吩咐,不必出营!”
赵云感觉一阵气闷。
但是,他只能忍耐。
一名降将,只有脑子抽筋了,才会去和“根正苗红”的西凉旧将比官职。
走出帅府时,贾诩竟然追了上来。
“子龙,不介意我去你的营中走走吧?”贾诩笑问。
赵云收起郁闷心思,笑道:“非常欢迎。”
走了一段路,赵云就明白了。
贾诩哪里是想去他的军营,只是想趁机开解他而已。
看起来,此时的贾诩,心气还是很高的,分明是想做出一番事业来。
想到他在归曹以后的“不拨不动”的表现,赵云暗自有些感叹。
那时候的贾诩,想必是害怕激起曹操帐下老人的反感吧。
为了明哲保身,贾诩真是浪费了满腹计谋啊。
两人虽是各怀心思,但说得还算投机。
不知不觉中,两人进入营中。
赵云存心要让贾诩开开眼界,便拉着他上了点将台。
“咚咚咚!”
聚兵鼓低沉地响起。
军营之内的喧哗,立时小了下去。
紧接着,十人一队的士兵,从各处营帐之中,快速而又齐整地跑了过来。
这些小队伍到了校场以后,立即按照几名军官的号令,自觉地站到相应位置。
如同百川归海,又如万雀回巢!
数百只小队伍,一起有规律地行动起来,很快就在校场上形成一个庞大的方阵。
大约30息以后,鼓声停止,方阵也早已成形。
仔细看去。
横竖都成一线!
斜着看,还是一线!
“嘶!”
贾诩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他也算见多识广之人,可从未见过军容如此整齐的军队。
他更加清楚的是,赵云接收这支军队,刚刚一个月而已!
阵形如此齐整,军纪也必然不差。
这样的军队,已经奠定了强军的底子。
练兵天才!
不过如是!
接下来,贾诩又见识了这些人的列阵操演,对抗训练,直到解散。
心中的震撼,却已经没有那么强了。
二人一起回到中军帐中。
贾诩终究忍不住问出一句话:“子龙师从何人?”
在他看来,赵云太年轻了。
而练兵知识,只可能是老将才会拥有。
这样一来,必然有高人教他。
对于那位“高人”,贾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赵云愣了片刻,才想明白了贾诩的背后意图,不由得有些想笑。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