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52章:商人的重要性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老李呀!“国库空虚,哪就创造收入呀。

王平是如何想不通这时代人的格局和眼光。

如何创造收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说说我的意见,国库空虚无非就是收入来源太少,那就收税呗!”

李世民有点失望,怎么王兄弟最后也是说收税的事?

那这么收下去,还不得民心浮动,到时候真有人揭竿而起怎么办?

王平看李世民那脸色不大对,知道老李估计是想岔了,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说老李你想什么呢,你不会以为收税是收那些苦哈哈的农户的税吧?”

李世民一愣,不是找农民收税?

王平笑着往后一靠,脸上带着笑意淡淡的说道,“老李,你得明白,农户在田间地头忙活一年,收成扣除吃食,总共才多少钱,就算国家冲着农户下手,又能收得了多少?”

吃食,总共才多少钱,就算国家冲着农户下手,又能收得了多少?”

“最重要的是,如果农税一变,怕是天下都得乱起来,我怎么可能给你出这种馊主意!那不是坏我名声嘛!还是说你老李这么不相信我?”

李世民在王平这儿,几乎每次来都要被损上几句,他都习惯了,这会儿也是,腆着脸凑到王平面前拱了拱手就当道歉了。

王平也不在意,继续说道,

“归根结底,国库想要增收,还是得收商税,这才是真正的大头,弄好了,将来圣上免了农税都行!”

李世民没听见别的,就听到一句收商税可以免农税,顿时眼睛就亮了!

作为一位雄心壮志的君主,李世民此时是真正的继承了李渊当政时期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极为简单的税收。

除了租庸调制,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税收了,而隋朝和大唐前期,是天朝唯一不搞盐铁专卖和征收工商杂税的时期。

这不仅仅是一种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一种藏富于民的政策,同时也是一种极大的自信。

之后那么多朝代为什么要盐铁专卖,一方面国库要挣钱,另一方面则是控制武器的制造和流通。

可在此时,无论是开国的李渊还是此时的李世民,对于自己的手腕和大唐的武力显然信任到了极点。

他们父子俩都认为盐铁乃是百姓日常生活所用之物,就当以便民为主,所以才出现了长孙无忌家族成了长安城最大的制铁贩子这种事。

王平这会儿也是谈兴起来了,站起来背着双手边走边说,

“老李,你我都是商人,我们一日所挣得的利润,可能就是农户一年的收入。”

“可实际上我们需要缴纳给国朝的,只有单单每人两石粟米,六十尺绢和些许粮食罢了,加起来半贯钱都不到!”

“为何国朝上下看不起商贾之士,还不就是因为商贾不事生产,却能锦衣玉食,农户整日劳作却粗茶淡饭?”

“所以,从商户身上收商税才是解决国库空虚最好的办法!”

李世民这会儿皱着眉头思考着张诺所说的这些,心里面是认同的,毕竟这会儿都知道商人比农户有钱的多。

他倒不是替商人们心疼那点钱,而是琢磨着这事儿会不会带来一些连锁反应。

“老弟,你说如果收商税了,咱们这家大业大的,想来也不会受多少影响,大不了每年多掏些银钱就是,可会不会最终还是那些农户受苦?”

“毕竟他们一年辛苦所得除了自用、纳税以外,一般都是卖给商人了!”

张诺奇怪的看着李世民,好像第一天认识似的,

“可以啊老李,没想到你还是个忧国忧民的

,我原以为你听到收商税能跳起来呢!”

“不过你也是想差了,国朝只要咱们这样的工坊越来越多,那农户就只会受益而不会受苦!”

王平笑着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后继续说道,

“就以我俩的超市为例,我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和其它的加工材料,那么市面上粮食少了,我们是不是就得加价收购?那么农户是不是每年就能多赚些银钱?”

“毕竟市场上的粮食就那么多,我们要,粮商也要,那就看谁出的价钱高了!”

“同时,因为我们要建工坊,无论是酿酒、超市或其它工坊还是售卖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那么农户们只要手脚勤快,是不是就能在农闲时多一份收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