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一.平心静气看三国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中国历史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三国时代!

“三国”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甚至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代名词。

这首先要归功于小说家罗贯中和毛宗岗。掰着手指算一算,中国古代四大白话文小说中只有《三国演义》是纯粹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可以说没有罗贯中就没有这么多人欣赏这段历史,没有毛宗岗就没有我们今天广为流传的这版《三国演义》。我提议有关部门不妨搞一个统计,有多少人认识历史是从三国开始的?又有多少人认识三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

正因为小说写的好,才让后人手不释卷之余再生繁衍和创造。民间戏剧、曲艺乃至现今的电影、电视剧、连环画、电脑游戏无处不充斥着三国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氛围。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从孩提时代看着三国的小儿书、动画片,上了小学听家长讲三国故事、读着三国典故改编的课文,上了初中买一本廉价的《三国演义》作为课外阅读,到了高中学曹操、曹植的诗、遇到《三国志》节选的文言文阅读,上了大学后听着讲师引用三国典故的学术案例分析,亦或更有甚者干脆就学了历史。我恐怕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吧?

单就我个人而言,没上小学就知道诸葛亮、周瑜、关羽、曹操这些人了,因为老爸讲故事呀!后来小学四年级时,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了;鲍国安的曹操、唐国强的诸葛亮、濮存昕的孙策,看得那个带劲儿!后来就是游戏,南宫梦的FC游戏《霸王大陆》,街机厅里的《吞食天地》,玩上一天都不累,其实大部分男孩子通常是先接触到三国游戏,后接触到《三国演义》。再后来更了不得,什么《三国志》、《三国群英传》、《曹操传》、《郑问三国志》、《三国无双》纷纷登场,可叫喜欢三国的人过足了瘾……

但是,有一天你遇到问题解不开的时候,或者遇到心烦事想借历史逃避的时候,或者做学问要考证问题的时候,再或者干脆闲着没事儿寻书解闷的时候——找了本《三国志》翻开一看就傻了眼!这是我印象当中的三国吗?

当然不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三国文化绝大部分还是来源于《三国演义》。可小说毕竟是小说,说白了就是民间流传的故事。流传嘛,和瞎传、谣传可就差一个字呀!更何况有些事是罗贯中张冠李戴的,颠倒是非的,无中生有的,甚至是凭空臆造的。而且别忘了,这罗贯中的东西还经毛宗岗父子大批大改过呢,更见不着本来摸样啦!

好了,这时候我们就要静下心来看三国史。

因为你要知道,你看到的是中国史中最难弄清楚弄明白的一段历史。看历史难,看古代史更难,看三国历史是难上加难!

先说看历史难。这是因为历史就像一位任人打扮的老太婆,你不用心去洗,看到的只会是光华灿烂,而这些光华灿烂百分之八十是没有什么营养的东西。所以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洗去历史的铅华找到它本来的面目,于是老太婆的皱纹、雀斑、伤痕、污垢就都露出来了,而历史的经验、教训、机缘、规律这些真正的好东西也就出来了。

再说看古代史更难。因为古代史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要加上六个困难:两个途径上的,两个客观的,两个主观的。

这两个途径上的困难是:

一.古代文献的文字困难

大家都知道,古代史是文言文写的,这就是第一个困难。有时候一个字差没弄明白,差好多事呢!比如我们看《三国志》了解到曹操写过一部书叫《兵书接要》。曹操多了不起,在孙武之后又接着他写了一部兵法。这就错啦!当时的“接”通“节”,就是说曹操把《孙子》、《司马法》、《三略》、《六韬》这些书的重要内容节录下来,抄了一本实用手册。你看,一字之差转载变原创了!

二.古代史书写法的缺陷

古代史书大体上分为三种:纪传体史书,比如《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国别体史书,比如《战国策》、《国语》、《左传》;编年体史书,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资治通鉴》。这三种体式一交织就有了漏洞:纪传体写人而时间和整体局势不详细;编年体把事情得大体说清楚了,具体细节又忽略了;国别体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