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40 地星环太空城市圈的第一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时间:12月15日夜晚九点十五分。

地点:乾京往东北八达岭长城北侧山谷。

项目:行星天梯工程。

在电脑记录上标记下这样的数据记录开头后,燕倾倾目光往这个不起眼的山谷里聚集的近千科研攻坚队看去,他们身上都弥漫着雄心勃勃的精气神,闪耀着他们这群科研人员代表九州国在第三个大项目环地星时代的迈出坚实第一步的无穷信心与自豪骄傲。

她的目光,又朝着人群最前方,在一堆老院士之中,站着的那个年轻男人——林开。

她燕倾倾是如此骄傲,骄傲到她可以凭借她的能力,傲然地成为第三个大项目的总负责人之一,她却自始至终都愿意用仰视的目光看他,倾慕他。

副手这时候问她了:“燕总工,倒计时将要开始,马上是否准备工作了?”

燕倾倾低头看一下秒表,九点十四分了。

然后,走到老院士们的中间,仰望天空,知道智能电子秒表会将时间精确到零点零零零一秒,她出声道:“嗯,马上开始,准备……”

众人都屏息凝神,将目光投向那耸立在天际的航空运载火箭,对——

这升天梯是要用火箭送到大气层以上的!

从海平面到大气层对流层的距离,赤道最厚有十七八公里,两极最薄有八九公里,平均来说是十二三公里。

然后,对流层顶到55公里高度范围,是平流层。

再然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范围,是中间层。

再然后,中层顶到800公里范围内成为暖层,也称电离层。

再然后,暖层也就是电离层之上,称为逸散层,也叫外层。

环地星时代这个大项目的第一步,是将行星天梯“悬挂”在大气层外层上,也就是说,这个行星天梯要高达至少800公里!

对,这是全地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第一个行星天梯悬挂到从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暖层一直到大气层逸散层去!

行星天梯的作用是什么?

“轰……”这座新式的可控核聚变航空运载火箭已经冲破地星表面,以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的速度,往太空方向飞射开去。

燕倾倾看到了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情景下,无数科研工作者们喜极而泣的相拥情形,更看到了许多人还在屏息凝神,因为——

她更看到,在火箭在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暖层抛下来数量足足达五十万之多的机器人时——

在场的人员,纷纷兴奋得无以复加了:

“快看,快看,太阳帆背板机器人已经漫天抛掷下来了,它们散开队伍了……”

“天啊!这景象太壮观了……”

“机器人雨……”

她知道,在这秘密的行星天梯工程发射与悬挂过程中,外界公众是不知道的。但她也知道,如果公众们知道的话,全世界都会炸了窝的。因为,这是世界的奇迹,人类的奇迹,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梯子!

用耐高温耐腐蚀耐折耐压等实验了百万次最终弄出的钛钨离能复合型聚合材料,制造出来的梯子材料!

一节梯子长五十米,每两节梯子之间间隔黄金分割率的高度,就这样,被五十万数量之多的太阳帆背板机器人,在漫天的苍穹夜空中,组合拼接……

一个梯子!

不!更应该称之为双螺旋阶梯!

整个建设过程,会进行整整一晚上的时间。

然而,场上的科研工作者们,没有一个懈怠的,都聚精会神一边用远程程序操作着电脑,一边盯看着高空中的作业。

也已经有老院士在紧握住林开的手,喜气洋洋地道贺了:

“恭喜林教授,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早上,全世界都将会震惊,全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行星天梯建成了。”

“是啊!第一座行星天梯的铺设成功后,然后第二座,第三座……我们会用行星天梯的快速物资运输方式,人与物资乘坐天梯上的云梯传送车,八百公里距离,哪怕并不上火箭的十几秒就能到达天梯穹顶的建设台,至少也能达到五分钟内就登上去!人类将在这种绝无仅有的行星天梯的帮助下,建立起第一座环绕地星旋绕的地星环太空城市圈……”

“就像土星环、木星环那样的巨大宇宙天体造物,我们人类也能模仿出地星环了!”一个老院士眼中闪烁着泪花,已经是激动难抑了。

“是啊!环地星时代就要真正开始了!地星环太空城市圈——人类将第一次地脱离地星母星的怀抱,在大气层之外建立自己的美好家园!”另一个老院士也是满脸兴奋,拍着林开的肩膀,欣慰地笑出声来。

燕倾倾看在眼里,走到林开身前,出声道:

“师父,恭喜您!您再一次带领全人类,完成了一个划时代的科技大跃进!”

她看到,林开竟然只是笑笑,耸耸肩叹息道:

“地星环太空城市圈的建设,估计需要漫长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