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章 皇后亲至东宫,太子暗渡陈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在李铭的光环中,李承乾被无情的鞭策,生怕有一天太子之位不保。

很小就会哄父皇母后欢心,装模作样饱读诗书,还让人替自己写诗,自己背出来。

大唐一文一武,李世民自然是开心。

文德皇后自是不信,李承乾打小就受人喜爱,李渊曾经夸赞,像极李世民小时模样。

李世民更是将李承乾视为接班人,早早立为太子。

温文尔雅,气宇轩昂,饱读诗书,通今**。。。

这些光环下的李承乾,让人想到就是,好孩子,怎么会独断专行?

“乾儿,自小聪明伶俐,师从名师,尊师重道,怎会独断专行。”

哔了狗,要不是李承乾是长孙无忌的侄子,真想走人。

好心好意的提醒,竟然当驴肝肺。

“乾儿还是孩子,身边难免出馋臣,东宫内属官众多,受其影响。前些日子,明王在城北遇刺。能在长安城安插数百人,且不被人所知,恐怕不多。”

“可能是前朝余孽?”

“不可能是,如此数量,恐怕早已被追查出来,长安周围,早己登记在册。只可能是那些人所为,事后可以遮掩。”

“那五姓七望?”文德皇后还是坚信。

“无利不起早。”

一句话,让文德皇后沉默了。

大唐初期,多事之秋,天灾人祸多,不愿意多费钱财于外敌上。

要知道,打北方游牧民族,最耗粮草钱财,所以历来对北方游牧民族,都是打击为主,分化为辅。

要不是有明王三千软甲骑兵,威慑北方游牧民族。

让大唐得以修生养息。

李世民也不会轻易,派出一万兵马至幽州,就为抓李铭回长安,敲打敲打。

尤其是,贞观三年春天刚刚经历大旱,急需粮草救灾。

所以明王很重要,明王死了,对谁有好处呢?

肯定是外族和皇族皇子有好处,哪怕是五姓七望也不想明王死了。

长孙无忌继续劝解:“明王不日将回长安,虽然是待罪之身,但是惩罚不会重,而且中秋节与魏征之女成婚。”

“兄长的意思,本宫明了,还请兄长多多照应,在宫中,有些事有所不便。”

“自然,微臣告退!”

长孙无忌知道不宜久留,这明王遇刺时期,已经触动李世民敏感的神经。

文德皇后目送长孙无忌离开,美目微跳,明王和明妃都是心中的刺。

要不是李铭突然崛起,还一直以为李世民的最爱是自己。

男人,就是管不住自己。

难怪幼时会如此,撩拨少女的心弦。

文德皇后脸红了,好久才恢复,现在最重要还是李承乾之事。

在文德皇后移凤驾至东宫时,李承乾与贺兰楚石、李丘疹、杜荷等人在书房议事,讨论明王之事。

“贺兰楚石,那些死士,确定没有问题?房玄龄可是父皇的心腹谋臣。”

贺兰楚石可是侯君集的女婿,利用这层关系,偷偷藏了三百死士,没曾想到,一天就报废了。

不过,早就想到可能不会成功,后路早就准备好了,蛛丝马迹全销毁。

再加上有侯君集顶着,没人敢动。

“殿下放心,微臣自信,无人可以追查到,那些逃跑死士,已经自尽。都是无登记之人,不可能有线索。”

“此事事关重大,关系到身家性命,不得不谨慎。杜荷,眼下父皇要李靖,将明王抓回来,有何看法?”

“微臣觉得陛下,此前有类似情况,上次直接大殿上龙颜大怒,后面就不了了之。这次北境还算安稳,应该会对明王做出惩罚。”

“会如何惩罚明王?”

“小惩大诫,毕竟明王只是有些过激,并不算太大过错。”

不是吧,李承乾很不甘心,这么便宜那个野种!

这个侍女所生的野种,为什么所有人都围着他转!

一个只会打打杀杀的,怎么没被东突厥给杀了,回来长安隔应人。

不行,上次没一棍子打死,这次说什么也要搞死!

不能再让他有翻身机会,皇位只能是自己的,谁也别想抢!

“不知,有何办法,让明王死在半路上。”

太子属官面面相觑,这么为难人,好不容易养的三百死士,已经挥霍一空。

这时候还是保持安静,比较好。

“让明王的处罚更重些,总有办法吧!”李承乾降低难度,再没主意,想打人!

“有,关键在卢刺史身上。”

杜荷乃杜如晦之子,遗传了杜如晦几分谋略,是李承乾的智囊。

“哦,如何?”

“卢刺史乃是一方之主,监督藩王的一举一动。卢刺史说明王有不臣之心,排除异己,独立幽州,陛下必对明王起疑心。”

“好,好,好,此事交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