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8章 你不像厨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秦焕茹、何雨水这对相约“姑嫂”正在屋里悄摸摸地商议如何坑陈旭的时候,陈旭正赶往医院那个大夫家。

大夫就住着医院家属院,一个两层的筒子楼的二楼。

跑到这花了快一个小时,陈旭满头大汗,找个没人的地方进了空间别墅,草草地冲了一个热水澡,换了一身内衣才出来。

到了家门口敲门。

“请问你找谁?”一位气质典雅的五十多岁女人打开房门满脸戒备地问道。

“这是丁大夫家吧?您一定是丁大夫的爱人。”陈旭感到面前这位女人有点面熟,好像在哪见过?

“你是下午那个老太太的孙子?我记得你,快进快进来。”丁大夫听到声音走到门前,看到陈旭,笑着说道。

“你这小伙子,来就来了,咋带这么多东西?”

陈旭搬进来一袋50公斤的大米,又出去搬进来一个大袋子。

下午在医院丁大夫带着口罩陈旭还没在意,现在摘了口罩,感到这个丁大夫也很面熟,不对呀,何玉柱记忆里绝对没这个人!

再看看他身旁的女人,两人站在一起,好熟悉,这两人是谁了?抬头看到他们后面墙上挂着的相片,其中有一张三人合影,原来是他们!

“丁大夫,下午要不是您妙手回春,我奶奶真的就危险了,这点小心意算什么呀,救命之恩那得涌泉相报才行。”陈旭诚恳地说道。

“小伙子,快请坐快请坐,喝杯茶,这是从老家带来的西湖龙井。”丁大夫的爱人看到陈旭拿进来这一大堆东西,满脸含笑地让陈旭坐下,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谢谢阿姨,我下午在医院打听过了,知道丁大夫和阿姨都是南方人,所以就带了这些大米,这是东北大米,南方大米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产量是高,可味道真比不上这东北大米,煮出的米饭清香适口,香味浓郁,丁大夫和阿姨肯定喜欢。”

陈旭指着大米介绍说,然后打开另外一个袋子,从里面拿出一条二十斤重的新鲜猪大腿肉,一串十斤的火腿,六个嘉兴五芳斋粽子,最后拿出来一大袋子奉化水蜜桃,有十斤重。

丁大夫夫妇俩看着陈旭把东西一个一个拿出来,眼睛越瞪越大,特别是最后拿出来的水蜜桃,更是吃惊不小。

这些东西现在可都是紧俏物资,即使是高干家庭都不可能拿得出来,特别是水蜜桃,都过季节了,那里还买的到?可这些水蜜桃看上去就像是刚摘下来似的。

“这些东西太珍贵了,小伙子,带回去带回去,给你家老太太补补身子。”丁大夫手哆嗦着把东西重新往袋子里装,急声说道。

现在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比较单纯,一年到头都没几个患者上门感谢,即使是上门,提点糕点,割半斤肉就已经算是出手阔绰的了,哪像陈旭这样出手的?

丁大夫在大医院当大夫,丁大夫爱人在师范大学当老师,两口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可这年代高级知识分子不值钱,拿的工资并不比工人高多少。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算是不错了,可高级知识分子多少有那么点小资情调,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温饱肯定是不用担心,可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很难满足。

物质都得凭票购买,每个月的肉票、粮票、布票等等都是定额定量,想多买都不行。

南方人喜欢吃米,可这是北方,面食为主,平时想吃点大米都困难。

肉食更难得,那点肉票一家三口一个星期都难得吃上一顿肉。

火腿、粽子、水蜜桃更是稀罕物,这些南方的特产想在北方看到都难,即使在南方也不常见,普通家庭很少能吃到这些东西。

陈旭拿来的这些东西让丁大夫做梦估计都梦不到,一根猪尾巴能送一家人进班房的年代,可以想象这些物质是多难得。

“这些东西既然拿来了,我肯定不会拿回去,这些东西家里还有,老太太现在也不敢多给呀,下午出了那档子事,都是我没注意,幸亏丁大夫医术高超,不然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陈旭笑着说道。

“小伙子,喝茶喝茶,还不知道你贵姓了?多大了?家里都有些什么人呀?看你的穿着、气质、风度受过高等教育吧?肯定是在领导岗位。”丁大夫爱人和颜悦色地问道。

带了那么多东西上门,丁大夫两口子对陈旭的印象本来就很好,再一接触,印象就更好了。

陈旭现在是何玉柱的身体,自己的思维,很多时候都不自觉的按照以前的思维为人处世。

作为一个几十年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自信是必须的,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怯场,敢做事敢说话,这在当代很少见。

特别对于是陌生人来说,陈旭的穿着、谈吐、行为、与人交往方式让人一接触就感觉这人有文化有气质有教养。

因为有对何玉柱以前的固有印象的影响,与何玉柱熟悉的人反而不容易感受的那么深刻。

“我叫何玉柱,今年31岁,还没结婚,家里就一个妹妹,今天那个老太太是我们院里的孤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