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章:吴郡太守朱治:投靠新主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吴郡,太守府。

太守朱治坐在书房,手拿一卷《春秋公羊传》,心不在焉的翻看着。

一名青年走进来,见朱治这番模样,上前问道:

“爹在想什么?这么出神?”

朱治放下手中书卷,看了看儿子朱然。

“施然,我打算让你入仕。”

朱然喜上眉梢:“你说真的?”

朱治点点头。

朱然见父亲脸色似乎不太高兴,疑惑道:“爹有何忧虑?”

“哎!”朱治叹了口气。

上午的时候,朱治去了一趟孙府。

吴郡的郡治在吴县,吴郡的太守府也在吴县,可孙家大本营也在吴县,所以一旦有什么大事,吴县的文武都是要去孙府开会的。

孙策的死讯,作为孙策心腹的朱治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的。

孙翊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召集了吴县的主要官员武将,到孙府商议大事。

作为吴郡太守,朱治也在召集名单里。

这次见面的过程很短暂,孙翊办事,雷厉风行却又丝毫不显莽撞,条理清晰,让人信服。

作为吴郡太守,孙翊主动询问了朱治的意见,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吴郡的民心安定问题,朱治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总体说来,朱治对这位新上任的江东之主感官不错,并且凭借他多年的为官经验,朱治看得出来,江东的主要文武大臣们,对孙翊的印象都很棒。

从外形上看,孙翊确实有八分像其兄长孙策。

并且孙家兄弟里,别看孙翊今年才十六岁,可程普黄盖这些沙场老将都认可孙翊的武艺,说明孙翊也许还没有孙策那般强悍,但也未来可期。

更让朱治惊讶的,是孙翊说话做事的风格。

怎么说呢,感觉给足了尊重,却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啊!

再看看自家这傻儿子朱然,都十八岁了还一点城府都没有,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朱然不理解父亲的担忧,朱家可是吴郡的超级世家,孙策能用他来担任吴郡太守,固然是信任他,另外一方面,也是不得不仰仗他在吴郡的人脉和势力。

朱然不怕孙策这种莽夫型主公,因为孙策这种人,其实很单纯,你不背叛他,那就肯定不会出事,朱治可以安心当个打工仔,上班摸鱼,下班打卡。

但是孙翊的性格,和孙策不同!

孙翊前十六年的人设,就是个莽夫型铁憨憨。

可实际上位了以后,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

这家伙,是个爱动脑子的!

而一般爱动脑子的人当了主公,手下的压力可就大了。

这种人,习惯把任何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你意想不到的理由来削弱你的权力。

不是说这样的主公不好,恰好相反,这样的主公在乱世可以说是十分理想的主公,譬如曹操。

可问题在于,跟着这样的主公,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被猜忌。

甚至你被猜忌了,都尚且不自知。

所以朱治心里烦,以前孙策在的时候,他不会这么着急的把儿子送过去。

可孙翊不像孙策那样好忽悠,朱治就不能继续上班摸鱼,下班打卡了。

一方面,朱治想要在孙翊刚刚上位的时候把儿子派过去,熬几年资历,自家儿子就是孙翊老粉,以后肯定能获得更多信任。

另一方面,朱治又怕自己儿子不够成熟,对付不了孙翊这种心思细腻的主公。

所以在回到太守府以后,朱治便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父亲,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辅佐这位新主公,那我觉得,咱家应该在这个时候就下重注!”

听到儿子的话,朱治有点兴趣。

“父亲,我觉得你把问题想复杂了。”

“此话怎讲?”

“要我说,父亲你先判断判断,咱们这位新主公,能否平息接下来的江东叛乱?”

朱治根本不用多想:“江东这块地方,能打的基本都被讨逆将军给打没了,就现在剩下的这些人,即便讨逆将军没了,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无非只是平乱时间的长短问题。”

朱然哈哈一笑:“那不就结了?既然主公早晚能赢,那咱们还犹豫什么?早点表态,就能早点获利,早晚都是要去的嘛。”

朱治沉默少许,看了看儿子,拍了拍他的肩膀。

“施然,你也长大了啊。”

......

话说孙翊这边,在开完了一个简单的碰头会以后,管家送来几份拜帖。

孙翊看了看,顿时来精神了!

“福伯,福伯!”

“三公子,有何吩咐?”

“给我约这两个人,明日来府上见面。”

福伯看了看手上的拜帖,一个是前几个月庐江战役时投靠孙策的鲁肃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