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12 这踏马怎么搞的跟地下特/务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吃完饭的宋青山晃悠着回到车间。

此时车间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剩下的也大多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休息。

宋青山仔细打量着刚刚操作的那台老古董轧机。

通过刚才亲身动手之后,他已经发现了一些大问题,只是没有说出来。

中厚板四辊轧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允许轧辊产生非工艺性的轴向移动。

但是,由于有各种因素造成的轴向力存在,轧辊产生轴向窜动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四辊式中厚板轧机上均设有轴向固定装置。

但当轴向力超过约束力时,就会破坏轧辊轴向固定装置,使轧辊产生轴向窜动,从而破坏了正常的辊系。

严重时会造成继发性事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探讨四辊式中厚板轧机轧辊轴向窜动的原因,找出防范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四辊中犀板轧辊轴向窜动实测发现。

四辊中厚板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轧件的变形抗力通过工作辊传递给支撑辊。

轴向力通过轧件与工作辊间的摩擦力传递给工作......

想到这,他的脑海中渐渐有了一些想法。

找来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是的,他打算给这台老古董来个技术改造,顺便加强一下安全防护装置。

在宋青山看来,这东西悟透的话,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只是加工一些中厚板的话。

别看有三个阶段才能搞出满意的中厚板。

其实现在和后世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在他看来,工艺性都差的很多。

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装置,改变一下操作方式。

把其前两个工序变成自动化,让工作都变的简单又更有效率。

毕竟,轧钢真的是个体力活。

就算他的秘境空间可以缓解疲惫,但是做个懒人,动动手指就可以搞定,又何乐不为呢。

其实前几年也有人开始技术改造,但一直到七零年代还是小规模的使用。

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原因,就是现在国内的设计师水平参之不齐,也没地方进修,想学都没得学。

一般差的技改后是效率更差,而且加工物件也不全面,往往改完这个,还得改另外一个配套的机床。

还有的就是有些秉着不犯错就行的原则一直在摸鱼,也没想这些。

当然肯定还有大牛,不过他们可不会来弄这些小玩意儿。

那都是往火箭,航母之类方向发展的。

虽然早就看过书上对这老古董内部的清晰结构图。

但没亲眼瞧瞧,宋青山还是有点不放心。

虽说这老古董是快二十多年前的轧机了。

引进之前都不知道使用了多少年限了。

还是个快报废处理轧机。

但厂里的资产,一旦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算他前世还是个机械专业的博士,也是得万分小心。

反复研究,不断斟酌,仔细验证。

就算有九分的把握他都不会贸然技改。

力求不出一点差错才能动手。

宋青山磨磨蹭蹭的待在车间不走,等只剩自己的时候。

一溜烟拿起扳手靠近老古董。

费力拧开这台四辊式中厚板轧机一处外面钢板包裹的外壳。

里面是机油遍布,黑黝黝的各种齿轮。

跟记忆中的样式进行对比。

果然还是一些细节地方有些不一样。

宋青山趴在地上,拿着铅笔大概画出全套传动齿轮的图形,干机械这行的,画画都是最基本的。

然后对照脑海中记忆,重点标注出不同细节。

还有使用年限过久,磨损的地方都要考虑到。

他时不时得趴在地上画画写写。

时不时站起拿着卡尺不断测量一些数据。

忙碌了好一会。

宋青山满头大汗抬头,望了望挂在墙壁上的时钟,此时指针的位置已经显示出时候有些不早了。

等会就会有保卫科的人来巡视了。

想到这,他赶紧将拆卸下来的外壳费劲复原。

爬起来,擦了擦汗,将笔记本收进秘境空间。

还有好几处钢板包裹的外壳都还没拆,看来只能慢慢来了,一天拆一块。

不过现在对比之前,宋青山心中的想法更加完善。

技改思路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

安全装置和一些齿轮尺寸都要重新设计。

接下来就是画出一套全新的图纸,然后拆开外壳对比,仔细研究后就可以上手技改了。

收拾好后,宋青山浑身都是油污,却干劲满满的走出了车间。

出厂的时候还遇见保卫科的队员,在对方奇怪的眼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