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四章 科举雏形,六国文字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翰林院?”

“当官需要考试?”

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砸下来。

满朝文武,一时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而冯去疾闻言之后。

眼神瞬间定住。

几乎是瞬间,他就明白了这项举措的对世家的害处。

小公子,前段日子可是拓印了许多世家收藏的典籍,准备放入翰林院之中。

到时入院的学子,便等同于和世家子弟们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

虽然还不知道考试的具体机制,世家们再想往朝堂举荐人才,安插自己人是行不通了。

但话又说回来。

这个想法固然是好的。

但哪怕纸张造出来了,知识传播更加便利,书籍的数量还是有限的,因为纸又不是造出来就有字的。

而且翰林院就那么大,入学肯定同样需要考试。

出身贫寒之人,连字都未必能认全,拿什么和世家子弟比?

世家毕竟还是掌握了知识,只不过要在朝堂上保持地位变得麻烦了些。

“小公子这想法倒是不错,选举贤能入学,此举倒是给了那些怀才不遇之士一些机会。”

冯去疾此时还不知道,活字印刷术已经在公输家筹备了。

否则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云淡风轻。

他还觉得,世家不仅不会吃亏,反而会在翰林院中占极高的比例。

等于是对世家子弟们进行了一下筛选。

毕竟他虽是世家出身,却也是秦相,不希望站上朝堂的,是一群不学无术之辈。

以为世家的权势不会被撼动后,便也不再多说。

一旁,李斯却微微皱眉。

“小公子,始皇陛下曾经有过如此想法,但最终仍没能施行,因为现今天下,六国文字不一,有些才华横溢之辈,却未必认识秦字。”

“再者,考试该考什么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儒家之人不会法家学说,法家之人不会儒家学说,但二者皆为国有利,考试的内容又该如何权衡?”

“人一生时光有限,改修其他学派,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

嬴政和李斯,曾经是研究过考试选举人才的。

小公子能有这样的眼光,倒是出乎了李斯的意料。

但最后,这“唯才是举”的政策还是没有下文,因为其中的阻碍实在太多了。

甚至,有可能让世家换个方式往朝堂中塞更多人。

“小公子,微臣有谏言献上。”

萧何忽然站了出来。

昨日,他曾和嬴子墨闲谈之间,提到了此事。

嬴子墨所言,让他大受启发。

一夜的功夫,已经将策论做好了。

“六国文字不同,我们可以统计六国学子,使用文字不同的试卷,张良兄博学多才,对六国文字皆有研究,此事他能够胜任。”

“至于考试的项目,不应当以各家之学为题,这样太过狭隘,可以考试治国的策论,各家虽学说不同,但只要能够治国,以不同的学说解开国策难题,又何尝不可?”

嬴子墨听完萧何的看法,满意的点了下小脑袋。

老萧还是名不虚传,昨天稍微一聊,便想到了这么多。

准备六国文字的考题?

这来得及么?

要知道,这试卷可不是一点点啊,哪怕现在有了纸张,不像之前竹简那么麻烦,但要制造如此多试卷,得多少人去抄撰?

若是有十万人参加考试,便要十万张试卷,就是叫上整个咸阳认识字的人都未必够啊。

“那参加考试的人数便十分有限了。”

冯去疾仍在思索。

考试人数有限,分到天下就更少了,这对世家是有利的。

不过,他心中却又些危机感。

这危机感,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萧司农所言,有几分道理。”

李斯不禁侧目。

看向萧何的眼光也不同了。

仅凭刚刚的发言,他便知晓此人是有几分才学的。

又像考校似的问道:

“天下学子何其之多,若蜂拥而至,哪怕翰林院修的再大也不够,若是人人都能参加,如此巨大的人数又该如何管理呢?而且其中难免也会有捣乱之人,又该如何筛选?”

萧何微微思索。

忽然想起嬴子墨昨晚貌似说过的一句话:

“分级考试,层层筛选。”

他并不知道科举制的全貌,但顺着嬴子墨说的思路联想,也说中了十之八九。

片刻后,萧何拱手道:

“不如,我等以地方为单位,分级考试如何?”

“首先在乡中举行乡试,录取之人再进一步,去参加县试,县试之后再聚集到郡中,最后选出来的人才,方可入咸阳参加最终的院试,通过者方能成为翰林学子。”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