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五章 陛下,两位殿下去教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陛下这么晚了找老臣,所为何事?”

刘三吾问。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道:“太子薨,但国不可一日无储君,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这个时候,明朝诸王多拥有重兵,尤其是燕王朱棣“节制沿边士马……威名大振”。

所以对此立储大事,一般的官员根本就不敢多言。

唯恐自己说错话站错边死无全尸。

可刘三吾一身浩然正气,立刻劝谏:“若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呢?”

朱元璋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变化,再问:“依你之见,当立谁为储君?”

“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所以臣以为,当立允熥殿下或允炆殿下为储君,方可服天下。”刘三吾毫不避讳的说。

朱元璋道:“允熥性子怯弱,学而无术,为国君,只会误国,允炆的话,与标儿一样,乃是仁德之辈,若在盛世,可为守成之君,可如今天下形式错中复杂,内有以蓝玉为首的淮西武将集团,外有各路藩王,元朝余孽,也在北边虎视眈眈,他恐怕也难担大任。”

刘三吾听完这话,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苦笑了一声道:“陛下的话,倒是让臣想起了一个人。”

“哦,何人?”

“靖水楼中一个卖艺的琴女。”

靖水楼,琴女?

这不是咱大孙吗?

朱元璋一下来了精神,“与朕说说那琴女的事。”

刘三吾也没多想,将早上靖水楼中的事说了出来:

“今日早些时候,臣路过靖水楼,被琴音吸引,便问弹琴的女子,师承何方,不料那女子却说,乃是自学成才。”

“臣以为她在胡言乱语,便问她,敢不敢让臣考校一下学问,琴女欣然同意。”

“臣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那女子答:德不配位必有遭殃,德超其位必定上位。”

“而后……”

朱元璋听完刘三吾的转述,心里美滋滋的。

不愧是咱的大孙,眼见就是高!

这种问题,若是让那两个不成器的家伙来回答,指不定得说些什么。

“刘爱卿,你对那女子感觉如何?”朱元璋问。

刘三吾不假思索道:“学问的话,无从判断,可眼界,见识,非常人所能比拟。”

“只可惜是个女子,否则定是封侯拜相之材。”

朱元璋听见这话,就好像被夸的是自己,乐的合不拢嘴。

然后又问:

“爱卿,那女子与雄英想比,如何?”

刘三吾给吓了一跳,支支吾吾道:“陛下,臣不敢妄议虞王。”

朱元璋道:“朕让你说就说。”

此时,若换黄子澄他们,肯定得拍一拍朱雄英马屁讨好朱元璋。

但刘三吾深思熟虑之后,却说:“虞王过世之时毕竟年幼,比学问的话,不如那女子也正常,但心性,见识,天赋这些方面,恕臣直言,虞王略逊一筹了。”

他说完这些话,本来以为朱元璋得大发雷霆。

你居然敢说咱大孙比不上一个女子?

可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非但没生气,反而是哈哈大笑。

这让他很是不解,随后,令他更是不解的事情就发生了。

朱元璋道:“你若觉得那丫头是个可塑之才,以后有空,就去应天府外的陈家村,教她诗书礼乐吧!”

“这……”刘三吾吃惊的瞪大眼睛。

朱元璋挥了挥手道:“别和朕说什么尊卑有序,朕最烦的就是儒家的那一套东西,你要是想去就去,谁敢质疑你,就让他来大明宫找朕。”

刘三吾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朱元璋拿起已经写好,准备立朱雄英为储君的圣旨,犹豫片刻,又收了起来。

看了眼东宫方向道:“爱卿,若是允炆与允熥,会如何回答你早上的问题?”

刘三吾愣了一下说:“臣以为,不会比那个女子更好。”

朱元璋挺想知道,自己另外的两个孙子,与在民间流落了十年大孙究竟能有多少差距。

于是喊:“于淳,去东宫,将允炆与允熥叫过来。”

“是!”

于淳马上赶去东宫。

一刻钟之后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慌张的道:“陛下,两,两位殿下,不在东宫。”

朱元璋眉头皱了起来,“他们去何处了?”

于淳道:“侍卫说见到两位殿下离开,臣便去问太子妃,可太子妃殿下一直以为两位殿下在房中温习功课。”

“蒋瓛!”

朱元璋喊了一声。

“臣在!”

蒋瓛马上跑了进来。

朱元璋道:“给你半个时辰,查出他们两人的下落!”

蒋瓛尴尬的道:“额……陛下,不久之前便有眼线来报,两位皇孙去了教坊司……”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