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爷孙夜游,朱英的见解 ..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且说,其他人都离开之后,朱元璋让朱英陪自己出去走走。

黄昏的小道上。

爷孙两并肩走在路边。

蒋瓛以及刘三吾默默跟在后面。

朱英有点好奇的问:“黄爷爷认识刘三吾先生?”

朱元璋这才记起来,自己起初是打算让刘三吾去考校一下另外那两不孝孙子的学问。

结果朱英半道出现,让他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不过那种事已经无所谓了,现在朱元璋打心里就不觉得,朱允炆以及朱允熥能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回答。

“呵呵,同朝为官,自然是认识的。”朱元璋道:“丫头,听刘三吾说你的见识十分独到,今夜闲来无事,爷爷也考你几个问题,如何?”

朱英笑道:“自然是乐意之至。”

不经意间,朱元璋的目光变得凝重了起来。

“如今太子薨,而国朝不可一日无储君,之前圣上找了咱和刘三吾讨论,刘三吾言,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当立皇子朱允炆,丫头,你以为如何?”

朱英左右看了看,小声的道:“这种事乱说,万一给锦衣卫听去了,可是会掉脑袋的。”

锦衣卫的主子可就是咱,今后便是你,怕个屁。

朱元璋淡定的表示:“就是随便唠叨唠叨,没人能知道,你尽管说。”

朱英犹豫了片刻道:“非要问我意见的话……还是把皇位传给燕王朱棣好,如今大明形式太过复杂,朱允炆肯定控制不住,就是没燕王那档子事,也会出现其他问题。”

朱英率先想到的,便是历史之上,距今约五十年后的土木堡之变。

那一战之后,大明由盛转衰,这一切的起因便是当时皇帝所做的一个错误选择,可见君主对王朝的影响之大。

“那小子确实不行,但朱棣,立为储君,难服天下,既然如此,假若你是储君好了,你继承皇位之后面对如此纷乱的形式,会怎么做?”朱元璋认真的问。

他临时起意让朱英陪自己散步,其实就是听了刘三吾的评价之后,对朱英抱有了更高的期待,想看看他对国家大策的理解,究竟到了什么样的一个水平。

朱英被朱元璋的话吓了一大跳,前后左右看,见四处无人方才松了口气。神他妈我是储君,爷爷啊爷爷,你可真是大忠臣啊…

吐槽之后稍微回忆了一下历史之上的那些事,小声的说:“首先,我会大赦天下,豁免部分拖欠的赋税,以收买人心。”

朱元璋点头,“大赦天下,是很常见的做法,而后跟着的措施,往往是轻徭薄赋,不过,你似乎只是豁免拖欠的的赋税,还只有部分,这是为何?”

朱英笑道:“不轻徭薄赋,是因为连年征战,大明国库空虚,非常需要钱,若是效仿文景之治,就必须向周遭那些虎狼装孙子,但我只喜欢当大爷。”

“而豁免拖欠的赋税,是因为拖欠赋税的老百姓,你就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估计也拿不出一块铜板,而只豁免部分拖欠的赋税,是因为有不少地方豪强勾结官府,以各种手段偷税漏税。”

“哈哈哈,喜欢当大爷,和咱想的是一模一样,不愧是咱大孙女。”朱元璋大笑了一声,然后轻轻点头,再问:“不过,地方上那些豪强可不是善茬。你准备怎么从他们手里把钱拿出来?”

朱英道:“这个问题可就复杂了,那些地方的豪强杀不完也除不尽,只能以政策的方式去限制,我若是皇帝,即位之后在收买了地方百姓的人心之后,便会下令丈量土地,这件事,想办到极难,不过并非不可能。”

丈量土地,看似简单,可阻力极大。

他曾经就做过,并且根据结果编制出了鱼鳞黄册。

但他知道,依然有很多土地,乃至于很多没入户籍的人口,被隐藏了起来。

这些没有登记在册的土地导致了大明的税收,无形之间损失了极大的一部分。

而这部分,往往是被地方的豪强与官员瓜分私吞。

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朱元璋对此除了严刑峻法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法子。

但伟人说的没错,只要有足够高的利益,豪强就敢于践踏世间的一切法律。

所以朱元璋的种种措施收效甚微。

可朱英居然说,这个问题并非不能解决,意思不就是我有办法吗?

朱元璋马上就来了浓厚的兴趣。

一直跟在后面的刘三吾,同样是不知不觉的竖起了耳朵。

很想知道,朱英到底准备用什么法子,去解决这个难题。

“丫头,你别卖关子了,快和咱说说要怎么办?”

朱元璋催问。

朱英舔了舔朱唇,目光变得凌厉了几分。

“彻底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发动地方普通老百姓的力量。”

“说着是轻巧,可要办到这件事,恐怕就更难了。”朱元璋皱眉道。

朱英轻笑道:“没错,很难,但不难,怎么叫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