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改变朱棣的思想,奖励..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番外视频很快便开始播放。

陆离此次专门为朱棣的番外视频花了不少心思。

“唉,希望看完视频后,朱老四你能有所启发吧!”

“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陆离上传了朱棣的番外视频后,拿着茶杯坐在电脑前说着。

很快,各个平行世界的各位帝王们,都开始津津有味地看着朱棣的番外小视频。

视频画面中,海边停靠着数十艘震惊那些皇帝们的超级大船。

“这是什么?!!”

“这么大的船,是怎么做出来的?”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包括朱元璋,这些皇帝都被那巨大无比的船只震撼得呆住了。

“难道这就是永乐大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坐的船只?”

“这还是船吗?”

“这都比得上一处皇宫大殿的大小了!”

祖龙震撼不已,拿着笔的手僵在半空中,威严的双眸中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紧接着,视频中的画面继续播放,伴随着阵阵雄壮的音乐。

画面中一行行字迹开始出现。

“宝舡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明代一尺,相当于0.311米,所以大号宝船折合公制,长约一百三十八米,宽约五十六米!

“明朝永乐时期,造船技术发展到顶峰!”

“但此次番外视频要讲的并不是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有多伟大,也不是讲造船技术!”

“请诸位慢慢观看!”

对于郑和下西洋,今天的学界多有溢美之词!

认为其增强了龙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然而,自明代以来,对于郑和下西洋就褒贬不一,甚至贬多于褒!

比如在明代官方档案中,对于这种“壮举”非但没有大书特书,还疑似销毁了有关资料,给后世研究增添了许多困扰。

比如名臣刘大夏就评价:

“昔下西洋,费钱谷数十万,军民死者以万计,此一时弊政!”

他还认为下西洋就是为了搜罗“奇珍宝玩”,于国计民生无益。

当然,古人眼光有局限性,但郑和下西洋也确实不能单单用单纯的经济利益来衡量。

永乐大帝朱棣看着视频中的话,打起精神,聚精会神地观看着。

他还命令手下的官员将此次视频,不分巨细,全部记录下来。

视频继续播放着。

“首先就是郑和下西洋的动机!”

“永乐大帝原本的动机,并不单纯是为了宣扬国威!”

“明建文四年(1402年),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夺得皇帝宝座,侄子建文帝下落不明!”

“虽说如愿以偿,朱棣却从此患上两大心病:一是自己“得位不正”,恐被天下士人唾骂;二是建文帝生死不明,且传闻已出逃海外。”

“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朱棣便想出了这个名垂千古的奇招!”

“那便是派船队出海,一方面宣扬大明“威德”,让沿海那些小国都向大明进贡,形成万国来朝的盛况!”

“一方面又可以暗访建文帝下落,让自己睡得更安稳。当然,若能带些海外的奇珍异宝回来,那就更完美了!”

永乐大帝朱棣看到这里,脸色微微发黑,有些不自在。

不过他没有多说什么,继续看着视频中的画面。

“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

“每一次出动,便要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仅耗费银子即达六百万两!”

“这还不包括对几万出海官兵的赏赐,而因风浪、海盗、疾病、战争等引起的军民死者万计,也并非虚言。”

“除了宣扬国威确确实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外,其他的好处并没有多少!”

“而且这种宣扬国威的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郑和下的“西洋”,并不是今天所指的欧美各国,而是指婆罗洲以西洋面。

即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宣扬国威确实使得万国来朝,但那又如何?”

“这些地区,本来就没有对龙国的海洋安全构成过威胁,在当时更是典型的化外之邦,蕞尔小国!”

“让他们拜服大明的国威,向大明称臣,那是给他们脸了,他们自然乐意!”

“因为这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哪怕向这个“天朝”进贡一头长颈鹿,也会得到成百上千倍的赏赐!”

“朱棣与郑和不知道,比起没什么威胁的“西洋”,“东洋”更值得他们去走走看看!”

“前往东洋,在永乐盛世时期,提前将那些倭寇的脊梁骨打断,那才是真的为龙国立下滔天大功!”

“在后世,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