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 赵简的偶像,大秦真丞..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如果说面对蒙毅的时候赵简激动的不行的话。

那么此时此刻,面对前丞相王绾的时候,赵简真的快要窒息了!

虽然在历史上王绾不是那么出名。

但这可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大人物!

这是一位被历史、被后人严重低估的大人物!

他不像李斯那般能言善辩,能在历史上留下各种“典故”和“事迹”。

比如仓廪之鼠,又比如谏逐客书,再比如后来的焚书坑儒等等...

在大秦历史上,吕不韦、李斯都过于张扬。

一生中大开大合,上天入地。

气场大,影响大,命运起伏也大。

如此一来,自然容易为后世留下印象深刻的故事,从而名扬四海。

而后世的人们也能轻易通过史学家的描述获得这些人完整的生平和信息。

但是王绾不同。

相比之下,王绾一直是个比较低调的人。

但是低调不等于无能,更不等于不干事。

事实上,在历史上,王绾干的事可一点不比李斯少。

可以说,大秦帝国前期的基础,都是王绾奠定的。

都说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功盖千古。

还有其他一系列伟大的举措...

但这些事都是由丞相王绾实际参与和执行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大秦帝国建立初期,王绾的作用比李斯大得多。

王绾低调内敛,心思缜密,踏实稳健,不受虚言。

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没有什么峥嵘的高论,也没什么浩荡千秋的奇言。

毕竟在始皇帝这一朝,大秦的朝堂之上可不兴裙带关系、平衡照顾那一套。

至于跑官买官,拉帮结派那更是不可能。

在始皇帝的朝堂之上!

关系型...

忽悠型...

享乐型...

平庸型...

投机型...

以上这些类型的公卿,统统没有立足之地。

没有能力和贡献,就不会有相应的待遇和地位。

而从后世出土的文物之中,也能看出王绾完全符合“宰相必起于州郡,将军必发于行伍”的价值取向。

可以说,王绾和诸位公卿对于郡县制在秦朝的建立,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只不过在郡县制的推行上,王绾和李斯分歧较大!

而历来有人据此说王绾反对郡县制,赞成分封制。

这根本就是错误的!

就大方向而言,李斯和始皇帝所言不假,与王绾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只是有了正确的方向,还需要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否则,欲速则不达。

王绾并没有反对在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的秦朝本土实行郡县制!

只是担忧燕国、齐国、楚国部分地区残余势力伺机作乱。

在王绾看来,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需要暂行郡县制。

在特定的地区分封诸侯,派出皇子,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

毕竟大秦虽然一统天下,但实际上并不是铁板一块。

在大秦的国土之上,其实还有更多的裂痕。

如果不及时弥补、焊接、修复的话。

大秦最终仍然面临四分五裂的结局。

或许李斯他们察觉不到这些。

作为始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们只需要开天窗、唱高调、行急政、一刀切....

而后世看来,当年王绾的建议确实务实而稳健!

表现出这位老人卓越的行政经验和远见卓识!

只不过遗憾的是,当年的始皇帝并没有采纳王绾的建议!

而是采用了彻底的郡县制,为大秦埋下了极大的祸患。

以至于导致这些地方各级官府缺少相应的忠心和忠诚。

郡县之下,各地武备松弛,缺乏相应的社会控制力。

而大秦最强悍的禁军远在咸阳及附近地区。

而禁卫军不可轻易调动远征!

主要军事力量又集中于北境和岭南!

以至于大秦一朝,最终祸起萧墙!

作为一个真正的穿越者和地摊文学的爱好者。

赵简可不是一个只会人云亦云的笨蛋。

他看不上赵高,也看不上李斯!

相反,他对于王绾丞相,却是发自内心,相当的敬重!

此刻,大秦的丞相王绾就站在自己面前,此情此景,怎能不激动?

在惊叹于赵老头的手段之后,赵简立即作揖道:

“那就多谢丞相了!”

赵老头哈哈一笑,大声道:

“傻孩子!还不快叫老师!”

赵简哪里敢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