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一章 启蒙开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天,始皇帝的车辇之上。

始皇帝正在批阅奏章,而始皇帝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案台。

这个案台是给赵启和李斯用的。

李斯手持一份竹简,脸色庄重而肃穆。

“小公子,从今天起臣就是公子的启蒙老师了,虽然臣只是为公子启蒙,但小公子平日里仍旧要称呼‘老师’!”

赵启也庄重地点了点头,行了拜师礼。

在古代,人们对师生的身份是非常看重的。

所谓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皇帝,和双亲外,最重要和亲密的,就是老师了。

这也是为什么王翦答应日后教赵启兵法后,始皇帝和李斯如此开心的原因了。

始皇帝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李斯。

他的心中有些忧虑。

这是赵启人生中第一次学习啊,始皇帝的内心说是不担心,那是假的。

始皇帝听过也见过不少少年英才,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的例子。

比如那甘罗,十二岁时就出使赵国,利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了十几座城池,被自己拜为上卿。

但是最终呢?

就像是中了诅咒一般,在被拜为上卿之后,才能大不如从前。

才不配位,最终被自己贬职。

而自己儿子,从出生开始就神异不断,昨天更是发明了马蹄铁。

但越是这样,始皇帝心中就越是担心!

要是在识字断文上,赵启不显露出过人的天赋,那或多或少的会让自己和李斯失望。

一旁的赵启行完拜师礼之后,李斯满意地点点头。

他拿起自己早就放在了案台之上的《仓颉篇》。

皇帝统一六国后,令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推动文字改革。

其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以李斯的《仓颉篇》为范文。

所以说,在文字的书写这方面,李斯可以说是最权威的了!

“小公子,万事都得徐徐渐进,不能好高骛远!”

“这是臣作为公子的老师,要交给公子的第一个道理!”

“臣琢磨了三天,把《仓颉篇》所有的字都拆分成了一道一道的笔画!”

“我们今天,就先从最开始的笔画教起!”

“要是公子能过把所有的笔画记住和写好,已经可以说是超过天底下九成九的人了!”

赵启眨巴眨巴自己的眼睛,看着异常严肃的李斯。

李斯还专门抽时间拆分了笔画?

从笔画交起?

也行吧!毕竟自己从来没学习过小篆,但是从基础做起吧!

循序渐进,这李斯,倒是说的有几分道理!

李斯不愧是李斯,早就把自己要讲的东西准备得妥妥贴贴的。

在开始教笔画之前,李斯还把文字是怎么来的,文字的发展。

包括古时人们用甲骨,现在人们用竹简之类的事情讲得明明白白,头头是道。

在这个过程之中,赵启不断点头,他感觉自己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旁一直批阅奏章的始皇帝,也在暗中点头。

不愧是李斯,要是换做了朕,定然是讲不了这么多东西的。

而且身为皇帝的自己,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准备要讲的内容。

所以如果自己要教赵启的话,只能是想到哪里教哪里,这对赵启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始皇帝放下心来,没有再关心李斯对赵启的教导,全权交给了李斯去做,自己认真批阅起了奏章来。

而一旁,李斯已经唾沫横飞地讲了半刻钟了,终于停了下来。

他轻咳一声。

“话不多说,小公子。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笔画吧!”

李斯拿起案台上的绢布和分签。

拿起分签占了蘸墨水,在绢布上写字。

分签是一种书写工具,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比较硬。蘸墨后然后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但书写速度很慢。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广泛普及了毛笔和竹简,但是李斯想到赵启毕竟年纪还小,用毛笔可能不太适应,于是便给赵启准备了分签和绢布。

在绢布上写好一排笔画之后,李斯把分签和绢布交给了赵启。

“来!小公子,你用分签在底下临摹臣的自己便可!”

“每一种笔画临摹三次,临摹好了给臣检查!”

李斯把绢布和分签交给赵启之后,就拿起自己身边的竹简处理政务了。

身为一国的丞相,李斯也有很多政务需要处理。

所以李斯打算忙里偷闲,在教导赵启的空闲之余处理自己的政务。

当然,这是李斯向始皇帝申请过的!

始皇帝欣然同意了李斯的请求,给赵启启固然重要,但是国家大事也不能耽误!<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