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 对蒙元帝国的分析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走在半道上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进行的刘盛,发现太子骑着马提前来到了自己回印钞所的必经之路。

“妈的,当老朱的儿子就是好,在皇城内骑马,没人管没人问,第二天也不会有言管去参他,我什么时候能有一个这么好的爹啊!”

看着翻身下马向自己走来的太子,刘盛正欲行礼,不料朱标的话就已经先传到刘盛的耳朵里来了。

“可有兴趣到本宫那里去做做?上次本宫因事务繁忙未尽到地主之谊,这次让本宫弥补一番可好?”

听着朱标那真诚且有些歉意的邀请,刘盛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而且刚刚给了太子四成石炭矿的分红,刘盛正好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再度拉近一下与太子的关系。

“太子殿下盛情邀请,下臣怎可博了面子”

在东宫,办公的官员很多,可是像刘盛这些是太子亲自邀请进去的就很少了。

两人边走边说话。

“你能让出九成的石炭矿,真是超乎本宫的意料,看来是本宫之前看走眼了。不是每一个人在面对这么大的财富之时,会像你这样果断割舍的。”

刘盛摇了摇头,莞尔一笑“殿下莫要取笑下臣了,石炭矿的储量虽大,但并不是立刻就能兑换成财富的,臣估计就算是经过上百年,这么大的石炭矿也不一定全部开采完成,而且这中间动用的财力可都不是什么小数量,一年的收益也就只有百万两银子。所以还请殿下摆平心态,不要将石炭矿看的太重,殿下作为未来的储君,不要将心思放在这小小的石炭矿上。”

两人一路从东宫大门走到中庭,很快就来到了一处花园。

听着刘盛将那百万两银子的收入说的那么微不足道,太子苦涩一笑。“本宫可没办法不把每年百万的收益不放在心上啊。”

随后转而看向刘盛问道:“你可知道这每年光是皇家子弟,文武百官的俸禄,已经修筑黄河长城,还要建造新的宫殿需要花掉多少银子吗?更不要说陛下每年还要整备军队去北伐。”

“不光是本宫,哪怕是陛下都恨不得将银子掰成两半用,现在你在最艰难的时候给了本宫一年百万两银子的收益,本宫都不得不跟你说声谢谢。”

感慨完的太子示意刘盛坐在石墩上,一旁的侍女也在闲暇时刻为两人奉上了茶水糕点。

“殿下严重了,下官全家人的命,说起来还都是殿下救下来的,臣愧不敢当”

听完太子一番自述的刘盛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迟疑的问道:“朝廷的存银真的如此吃紧吗?”

“几度征伐蒙元,连年备战,还在恢复的中原本来就没多少底子,原本大明宝钞的发行还能勉强支撑下去,可是自从你那一番言论之后,朝廷便不怎么印刷新宝钞了,这自然又让财政回到了从前,我估计今年北伐是做不到了。”

看着刘盛一脸紧张不自在想要开口辩解却又不知如何张嘴的表情,朱标轻笑一声:“这可不关你的事,毕竟你将隐藏在大明内部的隐患给找了出来。”

“哦,放弃了倒也是好事。”刘盛听完后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实事上,别说是老朱了,就连后期的永乐大帝朱棣五征蒙古,换来的也仅仅是二十年左右的安宁而已,明朝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解决过北方的威胁。

“嗯?为何这样说?”朱标诧异的看着刘盛说道

现在才反应过来说错话的刘盛,看着朱标的表情,自己的小心脏咯噔一下连忙解释到:“不,不是,臣不是那个意思。”

但朱标死死的盯着刘盛,根本就不相信这是刘盛的无理轻言,反而眼神死死的盯着刘盛,颇有一种你不抖搂出来点干货,这件事就没完的意思。

刘盛这时哪里还不明白,自己的这张臭嘴又创出了大祸,原本刘盛抱着人生苟一苟,活到九十九的心态,想要划水划到底,可是自从成为宝钞提举司以后,自己俨然已经成为一根臭气轰轰的搅屎棍。

内心苦涩无比的刘盛,脸上却挂上了致歉的笑意,下定决心的刘盛换了副严肃的表情开口说道:“太子殿下,接下来我要开始装逼了。臣的意思是蒙元是必须要消灭的,但是大明北方的威胁却不会因为蒙元的覆灭而烟消云散。”

“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大明哪怕是付出沉重的代价也会不惜一切的消灭蒙元,为大明争取一个安宁的发展环境,只是臣以为这样最多也就只能争取到二十年的安宁时间罢了。”

“这不可能!蒙元消灭后,北方的势力会因此全部瓦解,如何只有二十年的安宁光景?”朱标不可置信的反驳道。

刘盛看着朱标这般表情,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继续说道:“殿下,国家有强弱大小之分,如果蒙元是像南国那样,土地狭隘,兵员稀少,大明自然是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一路横推过去。但是对于蒙元这种庞然大物来说却是不可取的。”

刘盛又怕朱标听不懂接下来的话,就将桌上茶杯里的水倒掉,而后摆在朱标面前。

“殿下请看,这是蒙元,蒙元国土广袤,东西两边横跨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