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6』『奇笈七签』『金雁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全真教』武功的捷径是研经悟道。

你看师父马钰成天也不修炼武功,但论内家修为,他绝对是第一。

综合实力也是『全真教』第二。

就因为师父他老人家,一心向道,舍得花时间钻研道经,去探索道家真谛。

所以武学修为进境十分之快。

因为『全真教』的武学,都是脱胎于道家经典之中。

有时候苦练不一定有效果,但凡看一本道经,就突然顿悟了。

这段时间,自己一路势如破竹,进境连冲三关。

虽然有厚积薄发的缘故,但大多是靠的机缘。

但机缘这东西,说没就没了。

为了能让自己贯通经脉的速度更快一些,石志涯决定去全真教的『藏道阁』碰碰运气。

说来也赶巧了。

这清净散人孙不二,正好负责藏道阁。

这『全真教』要真论清净的话,还真属『藏道阁』最清净。

每天捧上一本道书。

再泡上一壶道茶,点上一支熏香。

日子过得清净淡雅。

王志肥一听要去『藏道阁』,立马来精神了。

为了早日实现他成为孙不二入室弟子的身份,自然是要去清净散人面前表现一番了。

两人一拍即合。

当即朝着『藏道阁』走去。

『藏道阁』依山而建,背靠深涧,地势险要。

从后山而去,只有一条陡峭山路。

步履轻快,山雾笼罩之间,石志涯和王志肥两人,身穿道衣,真如山中仙人一般,山路如履平地,踏着登仙之路。

没有刻意赶路,故而上山速度也不快。

约莫一刻钟工夫,石志涯和王志肥两人才踏上山顶平台。

一座堪称宏伟的阁楼,也随之显露在视野之中。

尽管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每次踏上这山顶平台,石志涯都不禁一阵感叹,感叹古人的辛劳智慧。

从终南山下到山上,再至这藏道阁所在山顶,沿途山路何其陡峭。

普通人爬一次恐怕都累得半死,更何况还建造出了如此宏伟的藏道阁。

收紧心神,石志涯走至阁楼门前。

向守卫藏道阁的弟子,出示了各自的腰牌之后,顺利进入藏道阁中。

一入藏道阁,入目之处,皆为书架,密密麻麻的经书塞满了所有书架,一股难以描述的古朴书香缭绕鼻尖,整个人似乎都宁静了不少。

石志涯知道,这整个藏道阁,其中藏书大都为道藏,但也有一些其他诸子百家的书籍,这其中又以儒道,佛道的书籍经文为主。

王重阳集儒释道为一炉,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他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并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三经为全真门人必修之经。

故而,全真派,虽为武林门派,但在道家一脉之中,地位乃是泰山北斗。

道以修心养德,武以修身护道!

这便是全真派所表现出的理念。

在石志涯看来,『全真教』能如此之快的雄据北方,乃至成为天下第一大派,门派理念的作用,功不可没…

思绪变幻,感慨万千!

石志涯随手于书架上抽出一册经文。

拿来一看,竟然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他倍感亲切,因为自己能在『全真教』站稳脚跟,并获得今时今日的地位,跟这『道德经』有很大关系啊!

『道德经』五千言,石志涯早已诵读了不知道多少遍。

谈不上倒背如流,但也是极为熟悉。

随手翻开书封,开篇之言映入眼帘。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咦?”

在看到字眼旁边那一行行小字注释之时,石志涯不禁一愣。

藏道阁规定极为森严,借书研习,皆须登记造册,归还时皆会检查,若是书册经文有所损坏,惩罚也是极为严苛。

在书册上注释写字,这种事情,乃是大忌!

思绪转动,石志涯也不禁顺着那注释小字研读下去。

『道德经』本就是晦涩难懂,不过好在石志涯早就研读百遍,对其中含义早有了自己的见解。

但随着阅读深入,那一行行注释小字映入脑海,却也不禁为其中的睿智所折服。

注释浅显易懂,描绘深刻,颇有意境。

石志涯原文、译文交相查看,再加之自己的见解,字里行间的深刻道理也愈发清晰。

读至最后,终于见到落款。

『重阳』

“原来是重阳祖师曾经研读的手书。”

将书籍合上后,石志涯感慨不已。

前身以前也来过这藏道阁,研读书籍很多。

自然也知道,这藏道阁茫茫书海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