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山雨欲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清晨,荣国府,梨花园。

贾琥迎接着初升的朝阳,正一板一眼的打着一套拳,这拳名叫太祖长拳,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的拳法。

要问贾琥为什么会,当然是得力于开启的“宝库”了。

七月随机刷出的三样珍宝,分别为太祖盘龙棍、《太祖长拳棍法谱》及兵书《武经总要》。

宋太祖赵匡胤在华夏诸多帝王中绝对属于最能打的那一批,他留下的拳谱和棍法确实让贾琥受益非浅。

一套虎虎生风的拳法打完后,贾琥接过家丁递过来的裹着布条的长棍,对着几名壮硕的护卫做了一个挑衅的动作。

几人你望我我望你,最后一起嗷嗷叫着冲向了贾琥。

面对围攻,贾琥毫不慌张,先是一招横扫千军将正面冲来的三人抽散。

而后借着巧劲儿将棍立在地上,自身则是腾空而起将身后偷袭的人一脚踹翻,接着又挥动长棍将再次近身的人抽倒。

见贾琥这面对数十人围攻都不落下风的样子,鹦鹉和琉璃两个丫头看的都很兴奋。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同样的美人也过不去英雄关,贾琥这样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可是京中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

据说王阁老家的千金可是哭闹着非贾琥不嫁呢!

武了几个棍花,将棍子交给身边的亲卫后,贾琥只觉得神清气爽。

鹦鹉赶忙上去帮贾琥擦汗,琉璃也是端着茶盘上前道:“爷、水。”

贾琥抓起茶壶直接将水浇到嘴中,而后砸吧砸吧嘴道:“这茶泡的不错,甜滋滋的,用的是哪家的茶?”

琉璃听此则是有些不怯懦的说:“爷、这是橘水……”

贾琥不动声色的将茶壶放到托盘上:“咳咳,离家太久,连橘水都喝不出来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蜜水。”

本是掩饰尴尬找的理由,却被琉璃记在了心里。

而鹦鹉则是赶忙接话道:“爷这些年在辽东那穷酸是遭了大罪了,连这橘水的味都忘记了,眼下回了京是该好好享福了。”

贾琥却是摇了摇头:“享福?现在可不能享福呀。”

“一日之计在于晨,琥弟这么早就起来练武,倒是颇有晋时祖逖公的风范。”

这说话的,自然是贾琥的堂哥贾珠。

而鹦鹉和琉璃则是赶忙行礼。

贾珠性格古板认真,下人们不敢在他面前有丝毫懈怠的地方。

之前几个下人偷懒被大公子抓住后,可是被一顿好大丢出了贾府。

贾琥则是笑着道:“在军中却是习惯了睡硬板床早起,这猛地换成软榻倒是让人睡的不甚习惯。”

“珠大哥这么早就起来读书,想必今年秋举一定能够高中。”

贾珠苦笑一声:“哪有这么容易。秋举好说、我愁的是来年儿春的那场。”

“我这身子骨嚷(虚弱的意思),也不知道能不能在考场里面挺六天。”

贾琥听此宽慰道:“前段时间张太医不是帮忙开了方子吗?珠大哥只需按照太医的嘱咐好生调养就是。”

贾珠听此则是正色道:“愚兄能够活命,皆为琥弟之恩。若非这些年靠琥弟的药吊着,我这命早就没了。”

“更何况若非琥弟的面子,这国朝第一圣手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到咱们府上,还请琥弟受愚兄一礼。”

贾琥连忙道:“珠大哥这是干嘛?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兄弟互帮互助本就是应该的。”

“珠大哥,小弟从武、对这科举也不甚了解,只是听说当今天子比起经贴更喜策论,这些年的考题无不是天下大事。”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年我在辽东却是记录了不少风土人情、关外事迹,大哥有兴趣的话尽可将之搬走观看。”

听此贾珠眼睛一亮:“愚兄就谢过琥弟好意了,愚兄也有东西送你。”

接着贾珠看了眼身旁的侍女春桃。

春桃赶忙将手中托盘上的布揭开:“琥爷,这是咱家在军中的情,往日恩义尽都记在上面。”

“珠大哥、这是……”

贾珠微微一笑:“琥弟,先祖宁荣二公可是跟着太祖起兵的老人。”

“曾祖、祖父立下战功无数,一门两国公,这军中不知有多少人承了他们的情。”

“国朝以忠、义立得天下,只要咱贾家仍有一人活着,这义字当头,昔日的恩情是必须要还的。”

“这薄薄一本军册上写的,就是咱们记下来的帐,怕的就是哪天家里没落了,好靠着这些关系找个后路。”

“只要不是犯下那灭九族的大罪,这一个小本子却是能让子孙后代过个富家翁生活。”

“如今贾家只有琥弟一人从军,与你比起来,王家舅舅再亲近也终究是外人,希望这本军册能够帮到你吧。”

贾琥郑重的接过道:“珠大哥的意思我知道了,只要我还活着,咱们贾家的荣华富贵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贾珠欣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