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咸阳候为榜样?
向咸阳候学习?
这一刻,扶苏听到始皇帝如此说,心中十分的不解。
他虽然知道父皇素来不喜儒家,但是大不了扶苏以后少在父皇面前提及儒家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让他向那咸阳候学习?
始皇帝看着扶苏那不解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儿子心里在想什么,语重心长的道:“跟着那些腐儒们学,只会让你和那些腐儒们一样。
但是咸阳候则不同,你若是能学得咸阳候的一两分本领,父皇便心满意足了。”
始皇帝这几句话,可谓是用心良苦。
虽然知道自己这个名义上的长子,被儒生们给教歪了,但是始皇帝的心中,还是希望扶苏能够摒弃腐儒之学,而是能跟赢战学到一些经世致用的实干之学。
当然,始皇帝心中也清楚,自己真正的长子赢战,可谓是天赋异禀,又自小流落在外,知晓民间疾苦,脚踏实地。
比起扶苏这个自幼长于深宫的名义上的长子,吃了许多苦,也因此多出了许多对天下的真正了解。
这些是扶苏无论如何都追不上的。
所以始皇帝也没指望扶苏能够与赢战一样,只希望扶苏能够学到十分之一二就满足了。
虽然始皇帝的心中,已经明确了要立赢战为大秦继承人的想法。
但是扶苏同样是自己的儿子,始皇帝虽然失望扶苏不成器,但也不是不疼爱扶苏。
所以他希望,以后长子赢战为大秦的继承人,次子扶苏为丞相辅佐。
兄弟同心,将大秦治理的更好!
这也是自古以来列国的传统。
当初秦惠文王赢驷为秦王,惠文王的弟弟赢疾便是相邦。
赢疾,就是樗里疾。
赵国赵惠文王赵何为王,便以王弟平原君赵胜为相。
魏国魏安厘王为王,以其弟信陵君魏无忌为相。
楚国更是如此,多数时候都是兄长为王,弟弟为令尹。
就是始皇帝,当初也曾有以其弟长安君成蟜为相的心思。
本打算让成蟜攻打赵国,积累军功,日后接替昌平君为秦相,但却没想到,出了成蟜之叛!
饶是如此,始皇帝心中也还是认为,兄长为君王,贤能的弟弟为相,是最稳定的!
尤其是扶苏生性本就仁孝顺从,本性不坏,若是能洗去腐儒之气,学到赢战一两分本领,辅佐其兄长赢战,兄弟同心治理大秦,在始皇帝看来,也是个完美的局面。
由此可见,始皇帝并不是嫌贫爱富,发现有本事的孩子后就嫌弃没本事的孩子,而是一个慈父。
作为帝王的角度,始皇帝决定立赢战为继承人。
作为父亲的角度,始皇帝既疼爱亏欠多年的长子赢战,也疼爱扶苏等其他孩子。
当然,就目前来看,始皇帝对赢战的疼爱,远超其他孩子…
父爱是平等的,但有的父爱更加的平等…
扶苏虽然不知道始皇帝的心中想法,但是天性仁孝的他,还是遵从了父皇的意思,在始皇帝的鼓励下,从街角走出,来到了赢战的铺子门口。
“扶苏见过咸阳候。”
近距离看着与自己年纪相仿丰神如玉的赢战,扶苏的心中不知为何,莫名生起了一种亲切感。
或许这就是骨子里的血脉相连之感,就比如后世,有许多从小失散的兄弟姐妹,多年后哪怕以陌生人的身份见到,却会莫名的亲切投缘。
赢战此刻,也是有些莫名感觉,因此心中一阵恍惚。
随后,赢战摇了摇头,觉得大概是扶苏这位大秦长公子,平易近人,所以才让人觉得亲切吧。
“见过扶苏公子。”
赢战回了一礼,没有主动开口,毕竟不知这位长公子此来的目的。
“扶苏之前奉皇帝的旨意,与十八弟胡亥等赶赴雍城祭祀祖庙,今日方才回到咸阳。
听说我大秦出了咸阳候这般大才,心生仰慕,所以前来一见。”
扶苏没有摆公子的架子,看起来翩翩有礼,温润如玉,确实让人很容易生出亲和感。
赢战这才知道,为何上次廷议之上,没有看到这位长公子,原来是和胡亥一起去祭祖了。
“公子过奖了,承蒙陛下抬爱,我才得封咸阳候而已。”
赢战越是这么说,扶苏的心中便越是奇怪。
他今日一回咸阳,淳于越等儒生们便来找扶苏告状诉苦了。
在那些儒生们的描述里,扶苏还以为赢战是那种凶神恶煞、巧舌如簧之辈。
此刻见到的赢战,却又与那些儒生们的描述大不相同。
于是扶苏思索了一瞬,忽然问赢战道:“咸阳候以为,儒家如何?”
赢战眸子微眯,扶苏的这个问题,让他第一时间联想到,这位长公子难道是听了儒生们吃瘪的消息,想要来替儒生们找场子的?
但是看起来似乎不太像。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