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御书房。
朱元璋又喊来了朱标。
“父皇,您找我?”
朱标好奇问道,他觉得今天的父皇似乎有些奇怪。
先是让自己休息,又是让四弟发誓。
这在以前可是从没有过的情况。
“标儿,快坐下歇歇。”
老朱看着朱标,越看越感慨。
要不是马如龙,他又怎知朱标会走在自己的前面。
有了穿越的教训,老朱自然不会再让朱标过的压抑。
当然,
该学的还是要学,只是不用再处理那些繁琐的政务。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二虎出去守着:
“标儿啊,你还记得你说过的官员俸禄问题不?”
朱标想了想道:“记得,当时儿臣觉得官员俸禄太少,父皇还将儿臣骂了一顿。”
朱标是唯一一位,没有登基却被称颂的太子。
靠的绝不是老朱的宠溺,而是他独有的仁爱之风。
像官员俸禄的问题,朱标就早已发现了不对劲。
只不过,他没有和养贪一事联系在一起。
朱元璋老脸一红,沉声道:“这件事咱事后想了想,觉得你说的有理,这低俸不仅使咱手下的官员日子清苦,更容易滋养贪墨。”
“父皇此话怎讲?”
接着,朱元璋眉飞色舞的将马如龙的那一套照搬了过来。
朱标听的瞠目结舌。
“儿臣以往只是参照历朝历代的俸禄提议,没曾想这低俸竟然有这么大的弊端。”
“没成想我大明贪官杀之不尽的根源,竟在这里!”
“更让儿臣没想到的是,父皇目光如炬,心细如发,一语戳破了这隐匿之祸!”
“父皇大智,儿臣自愧不如!”
一番由衷的夸赞,令朱元璋臊的不轻。
这事和自己基本上没半点关系。
好在他这皇帝也不是白当的,面色如常道:“标儿记住了,所谓江山社稷,不外乎一个人字。”
“宗亲是人,百姓是人,这百官,也是人!”
朱标精神一震,连忙拱手尊道:“儿臣谨记!”
装了个大逼,朱元璋顿感神清气爽。
还有什么能比在儿子勉强说教更舒爽的。
看马如龙吃瘪算一个!
“那好,标儿你来讲讲,这官员俸禄问题该如何解决?”
朱标认真道:“问题根源已经找到,那自然是涨俸了。”
“没那么简单。”
朱元璋摇摇头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涨?涨多少?”
“每位官员的家中情况不同,有的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有的家有祖产。”
“若是根据每个人的家境涨俸,那会是一个庞大的数术算学。”
“还有一个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每人俸禄不同,那又会滋生祸患。”
经他这么一说,朱标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富裕一点的是祖上传来下来的,凭什么就因为我家有钱,朝廷就少发俸禄?
朱标面色凝重道:“此事事关重大,儿臣不敢妄言。”
“不如父皇请李善长等人前来商议可好?”
朱元璋想也不想拒绝了。
“不成。”
“这件事外人不可插手其中。”
朱标不解道:“这是为何?”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官员涨俸,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福利。
是一个笼络天下官员的大好契机。
待事情商定下来后,他可以让朱标以太子名义发布昭告。
这样一来,那些本就清贫,在贪与不贪中间苦苦挣扎的官员感激的是谁?
若是让李善长等人掺和进来,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想到办法。
就算有办法,那功劳自然也会分出去一部分。
不得不说,
朱元璋可谓是处处为朱标考虑。
“具体的就不要问了,咱只说一句,这件事千万不能让那些大臣知道。”
朱标无奈道:“可是,儿臣愚钝,实在是没有好的办法。”
不仅朱标没办法,朱元璋同样也是苦恼了许久。
“对了!”
朱元璋猛地眼前一亮。
他忽然想了起来,当初在建文年间的时候,马如龙也曾说过这个问题。
当初提了一个叫什么考核制度的玩意。
虽然听不懂,但马如龙既然说出口,那肯定是有几分道理的。
“标儿,你这两天多去看看你舅舅。”
啊?
朱标没明白这里面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直接道:“这个问题,或许你舅舅能给出答案。”
“可是……儿臣还有许多事要做啊。”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