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一章 我吃肉犯天条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一九六二年,二月十九。

元宵节。

恰逢雨水节气。

白天温度零下四度。

燕京一大早,下了一场小雪。

到了中午时分,还没停息的样子。

整个世界白茫茫的一片。

红心轧钢厂的水泥路上,积雪下已经结了一层冰。

空荡荡的路面上,只有两行汽车碾压过的轮胎印子。

随着中午十二点午饭电铃声响起。

这路面上瞬间变成了一番热闹的景象。

一个个车间门口,跑出一群穿着工作服的男男女女。

各个手里拿着铝饭盒,搪瓷碗,筷子勺子叮叮当当的碰撞的震天响。

吵吵嚷嚷的朝着工厂食堂方向蜂拥而去。

本来积雪结冰的路面,不一会儿就被人群踩踏成了一片坑坑洼洼的脚印摊。

李红旗等到大部队都走了。

才慢慢悠悠的走出车间。

点燃一根刚从李副厂长手里拿的飞马牌卷烟。

他这才优哉游哉的提着空饭盒,朝着食堂走去。

等到了食堂里,混杂着饭菜的香气,还有热量,烟雾升腾。

这会儿排起了十几路的纵队。

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只是这些纵队里,有些窗口前人多,有些窗口前人少。

仔细看就能发现,窗口处贴着“甲、乙、丙”三种不同的字。

排在乙字队伍里的人最多。

排在丙字队伍的人次之。

最少的是甲字队伍。

因为食堂的饭菜分成了甲乙丙三等,从高到低。

刚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现在全厂大锅菜的时代过去。

开始出现了消费分级。

丙等是清水煮白萝卜,土豆,主食是配的黑黢黢的高粱馍。

未免显得太寒酸,汤里象征性的滴了几滴红油撒了点葱花。

这菜也是最便宜,一顿一张票也就五分钱。

吃这些菜的人,基本上不是收入低的学徒,就是家里比较困难的工人。

李红旗便是这列队伍的常客。

丙等菜饱腹为主,和好吃没半毛钱关系。

而最受欢迎的乙等菜,日常有土豆、白菜、粉条这些个配菜。

这菜分量也扎实了不少,几乎看不到汤,结结实实的一碗能填饱肚子,且里面加了不少猪油,配的主食也是玉米窝头或者大米饭。

热量碳水都高出丙等不少。

一张乙等票要一毛五分钱,这算是最有性价比,也是多数人最喜欢的类型。

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吃这些的基本上都是转正后的工人,且家里还算过的去的那种。

贾东旭,许大茂,是这里的常客。

而最好的甲等菜,通常以大锅炒菜为主。

每天样式不一样,两荤一素,经常能看到让人嘴馋的大肉片。

香气经常勾的人口水直冒。

主食配的是白面馒头或者大米干饭。

突出一个油水十足。

每份票价五毛钱。

这年头学徒一天也就这么多工资。

吃得起这些菜的整个厂里也没多少人。

除了打牙祭的人。

通常去吃的,都是带着六级工以上,师父级别的高收入职工。

又或者是工厂的小干部小领导。

至于大领导。

他们吃的是更好的小灶,还不要钱。

但一般人看不着。

在食堂里,能排在甲等窗口的人,那都是车间里受人羡慕的“上等人。”

他们穿着比一般人干净的工作服。

手里拧着的饭盒,几乎清一色都是印着红漆的“优秀干部”“先进个人”“X级X工纪念”的字体。

天气寒冷,他们这些人不像是其他人那般怕冷。

多数将袖子往上挽起,然后露出手腕上明晃晃的手表。

以此故意显示出自己的优越和“洋气”。

就这么寥寥数人排在甲等才的窗口前,鹤立鸡群,惹眼极了。

易中海和刘海中这些大师傅,就在期间。

不过今天甲等队伍里,多了个惹眼的异类。

身上的工作服脏兮兮的,沾着油污。

身材干干瘦瘦,年纪不大,看起来处于长期营养不良。

脸上菜色十足。

他手里的饭盒握手的把子断了。

只能用网兜提着。

老旧的铝饭盒上面用红漆写了几个潦草褪色的汉字——钳工一车间学徒李红旗。

手腕上更是空荡荡的,没有手表。

李红旗刚一站到队伍后面,不少人就朝着他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接着李红旗就听到隔壁乙等队列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