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82章 棋差一着(中)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十月初五,晴。

  自从进了十月之后,京畿之地便是接连数日,穹顶低垂,乌云密布,秋风凛凛,一片萧瑟。

  而今日,终是迎来了一个久违的大晴天,一轮烈阳高悬于空中,刺破了稀薄的晨雾,带来一丝温暖。

  巍峨的皇城中,一袭红袍的兵部尚书王在晋昂首挺胸,踩着沉稳的步子,跟在司礼监秉笔的身后,往内廷的乾清宫而去,心中满是感慨。BIqupai.c0m

  如当下的天气一般,这大明朝的朝局近些天却也是风云突变,眼瞅着内阁首辅李国普就要不堪重负,引咎辞职,却没想到始终作壁上观的天子突然出手,吓得不少"斗志昂扬"的御史言官们目瞪口呆,第二日便是迫不及待的递了辞呈。

  除此之外,惹得满城风雨的"资敌案"也终是在北京城中无数军民百姓大失所望中落下帷幕。

  经过审查,由北镇抚司移交给大理寺的几名"俘虏"不过是为了苟延残喘,这才大言不惭的声称与"东林君子"有关。

  经由天子允准之后,这几名"血口喷人"的俘虏第二日便会判了斩立决,令得不少想要"看戏"的军民百姓都是大失所望。

  本以为这"资敌案"的背后真的隐藏了些许不为人知的隐情,但如今看来,却是他们有些阴谋论了。

  但颇有些耐人寻味的便是在这几名"俘虏"伏诛之后,全权负责审查此案的大理寺卿曹于汴便是向天子递交了辞呈,准备告老还乡。

  经过廷议和圣裁之后,紫禁城中的天子终是"无奈"的同意了大理寺卿曹于汴的请辞,但对于其空出的位置,却没有做进一步的安排。

  只是听说,曾经于万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的五朝元老,周嘉谟已然从南直隶动身,即将赶赴京师,重新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至于前段时间,在京中声势浩荡的"东林君子"孙慎行及侯徇则是一夜之间失去了音信。

  有早起的百姓声称,曾在前两日的清晨,看见这两位大人携带着家眷和辎重,已然历经多时了。

  但不管怎么说,大明朝本是"诡谲不断"的局势瞬间便是安静了不少,纵然是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们们也不敢将"阉党余孽"这四个字挂在嘴边。

  至于更为离谱的"狸猫换太子"就更加没人敢提及,五城兵马司的差役们已是接连逮捕了多名"捕风捉影"的说书先生。

  相较于这几位重臣,前些时日于乾清宫暖阁单独面圣的两淮按察使"袁世振"便是显得没有那般重要了。

  紫禁城中只是传出了一道旨意,赋闲在家多日的袁世振便是马不停蹄的前往户部上任。

  除了这些人事变动之外,还有一件事颇为引人注目,便是集镇总督刘诏去职之后,军事和行政大权便由总兵卢象升代领。

  但事关"军国大事",蓟镇又是京师最后一道门户,寻常百姓乃至于朝野间的大臣们可以不闻不问,但他王在晋作为兵部尚书,却是不能作壁上观。

  虽然尚不清楚,天子今日令他进宫面圣的用意何在,但王在晋却是已然笃定主意,倘若天子有意擢升卢象升为集镇总督,那至少要给出一个能够令他信服的理由。

  倘若那卢象升仅仅是靠着运气,于地方上取得了些许成绩便被天子委以重任的"赵括",那他拼着背上"不忠"的骂名,也要将天子劝住。

  女真鞑子蠢蠢欲动,而蓟镇又是京师最后一道门户,实在不容有失,虽然此前与东阁大学士孙承宗有些间隙,但王在晋心中却是颇为赞同由其坐镇蓟镇。

  只可惜,天子没有同意。

  ...

  ...

  "臣,王在晋,奉旨面圣。"

  "吾皇,圣躬金安。"

  乾清宫暖阁当中,兵部尚书王在晋略微沙哑却又中气十足的声音缓缓响起,令得正在案牍后处理奏章的天子抬起了头。

  "明初来了。"

  只片刻,大明天子朱由检略带惊喜的声音便是在王在晋的耳畔旁响起,令其紧绷的心弦稍稍舒缓了些许。

  目前来看,天子对他的态度还算"亲和",并没有想象中强硬。

  "明初先看看这个。"

  就在王在晋想入非非的时候,朱由检清冷的声音便是再次响起,及至其抬头,便是发现一袭常服的天子已然自案牍后起身,行至其身前,并将一封奏本递到了他的手中。

  "唔?"

  见状,兵部尚书王在晋便是一愣,待得到朱由检的示意过后,方才略带狐疑的翻开了手中颇有些重量的奏本。

  只一瞬间,一手颇为漂亮的行楷便是映入王在晋的眼帘当中,而其内容更是令其瞳孔微微收缩,呼吸急促。

  兴许是奏本中的内容颇为吸引人,兵部尚书王在晋竟是逐渐忘记了身旁的大明天子,若有所思的翻阅起来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