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30、该国正式前进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金色榜单,浩浩荡荡,开始排列。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被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毁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接下来,民国百家争鸣时代】

【他们是一群绝望迷茫又深感无能为力的人,依靠着自己对国家的满腔热爱,说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话语,敢“天生反骨”,敢痛斥世人】

【靠着在大街上呐喊,在高楼洒纸张的方式,将中华从麻木不仁的境况下一点一点的拉出来,他们一面慷慨赴死,一面又热烈求生】

——————

大汉。

董仲舒看着百家争鸣四个字,忽然愣住了。

这个时代的他,刚刚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

所以,百家争鸣才是那个时代发展所必须的吗?

北宋。

王安石看着是金榜上的文字,神色复杂。

虽千万人吾往矣,天生反骨。

慷慨赴死,热烈求生。

“这样的人,会是什么国。”

大秦。

嬴政的目光落在那行民国百家争鸣时代上,他想到了春秋,旋即声音有些压抑。

“百家争鸣,两千年的轮回吗?”

——————

金榜出现画面。

【蔡锷去世后,李大钊离开了,准备回国,他要回国去做一点事,他不能让军阀主义割据】

川崎。

订好了船票还没回到民国的李大钊,正在和一群新的留学生辩论。

不少人眼里都带着消极和迷茫。

“不抵制军阀主义,就意味着国家割据,任人宰割!”

他必须唤醒国民。

他想到了之前,自己询问陈度秀先生的画面。

当自己询问关于先生爱国心与自觉心,先生告诉自己爱国要有立场之后,又问了自己一句。

“西方瓜分中华靠的是什么?”

那时候,自己说,靠的是船坚炮利。

陈度秀先生摇头:“非也,你说的那是鸦片战争和甲午海事。现在列强瓜分中华靠的是借债。中华政府,每年向西方各国借的外债,占国库收入一半以上。一个没有生产力的国家,只能靠,以国税铁路为抵押,借债来维持政权。这样的国家有什么希望?”

于是自己开口:“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倒袁,推翻这个腐朽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然而陈度秀先生再次否定:“非也!靠政治革命可以救中华?中华的问题积重难返,靠换人、换政府能解决吗?”

当自己被驳斥的竟认为中华无路可走的时候,先生才告诉自己。

“有出路,但不是老路,只有找到一条新路,中华才不会亡国。”

“何谓老路?”

陈度秀先生毫不犹豫,慷慨激昂:“政权更迭,推翻一个旧王朝,建立一个新王朝,循环往复,这是老路。”

“那何为新路?”

陈度秀先生终于停顿了。

“不知道,我正在找,守常,我欣赏你的见识和才华,你愿意跟我一起找吗?”

于是自己胸腔的血液忽然热了。

“为中华寻找一条救国之路,乃我李大钊毕生所求,我愿意!”

陈度秀先生也狠狠点头。

为了新的道路,握手。

——

这一刻,他要去找一条新的道路,回国!

1915年。

这一年,东北。

刘长春六岁了,依旧上不起学。

只是家里到学校一共十多里路,他时常跟着去看看,每次去看,都会光着脚,怕磨坏了鞋子。

胡北。

如今才刚刚四岁的袁殊,已经开始学习读书了。

父亲对他的最初教导,就是让他学会看报。

陈年的报刊上,袁殊读到了清廷的推翻,民国的建立,还有要推翻民国的人。

年幼的袁殊沉默着,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那时候,父亲袁晓岚只是摸着他的脑袋。

“他们走错了路,但他们正在找新的路。

——”

按徽,村子里。

这一年的朱大同八岁,安安静静的坐在私塾里读书。

听说私塾要换成小学,教授一些科学知识,朱大同很期待,见过了上次的二十一条民众的愤怒和屈辱,他真的记在心里。

他要学更多东西,改变这个时代。

胡南高师。

来自胡南的这名学生发起了驱逐校长的运动,拉着横幅,堪称狂悖。

校长要开出这名学生,直到谭嗣同的学生杨昌济出现,劝校长收回成命。

“这个学生,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这一刻,他看着那位从胡南走出的读书人,满眼欣赏。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