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8章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老刘,这不大好吧,本来就是贾张氏有错在先,你现在再让张大福道歉,他能道歉吗?”

闫埠贵对刘海中的这个建议持否定态度。

不得不说,闫埠贵虽然会算计,但他人还不算太坏。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算计,一般不会给对方造成严重伤害。

不像傻柱殴打许大茂,导致不孕不育。

也不像刘海中,只要当点小官儿就把别人往死里踩。

更不像易中海,半夜偷偷给秦淮茹送棒子面,还自诩道德高尚。

“老闫,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刘海中立刻反驳,“咱们院是有院规的,第1条就得是尊重老人,尊重长辈。”

“这倒有。”闫埠贵点点头。

刘海中接着说,“那你说张大福打贾张氏,这算不算违反了咱们这一条的院规?”

“算,这么说算。”闫埠贵说。

“那么咱们当大爷的就不能坐视不管!”刘海中义正言辞。

闫埠贵笑道,“老刘,你是二大爷,老易是一大爷,你们俩分别是一把手二把手,你们俩说了算,我就跟着坐个车。”

这话刘海中非常爱听,觉得闫埠贵是在恭维他,同时也说明他这个二大爷要比闫埠贵这个三大爷权力大一些,忍不住得意笑起来。

但刘海中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闫埠贵既然会算计,那么他就很精明。

如果换了易中海就能听出来闫埠贵不想掺合其中,更确切点说闫埠贵不想得罪张大福。

可刘海中却凭着自己的性子,错判了闫埠贵的心思。

张大福回到家里,装修的工人们还没有走,但屋里的吊顶和重打的隔断,粘的墙纸全部完工。

这速度可真是快。

“张大福同志,是我们人多,上午来了20多个人呢。”姓王的师傅说。

张大福满意的点点头。

王师傅接着说,“明天就给你换窗户,换屋门,再把油漆刷一遍。我们人多,明天一天准能完工。”

“各位师傅受累了。”张大福感谢道。

“这有什么受累的,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王师傅笑了笑,带着工人走了。

张大福看着装修一新的屋子,感觉又通透又明亮,和之前完全换了样子。

而且整个屋子散发着一股新鲜的味道,就像春天原野上的味道,特别的好闻。

“没想到啊,这屋子简单的搞一搞,就搞得这么华丽。”

当然,准确的说华丽算是谈不上的,毕竟只是装了一个吊顶,粘了一层壁纸。

只能说相比较四合院其他住户的屋子,他这个屋子里面属实华丽了一些。

有两个住户冒着懵儿走进来观看。

“哎呀,这屋子弄得好漂亮啊。”忍不住赞叹起来。

张大福会心一笑。

“张大福同志,这得花多少钱呢?”来人问。

“一共花了160多块钱,工业票?我也没算,反正我叔叔留给我的工业票全部给用上了。”张大福给对方拿了两个凳子。

对方也不坐,只是一脸羡慕的四下里欣赏。

“160多块钱还加上工业票,哇,这也太贵了。”

张大福说,“还行吧,我还有两扇窗户和屋门没换呢。还有这房子要重新刷一遍漆。都算在这160多块钱里了。”

“这倒还行。”来人点点头说,“不过我可舍不得,有这160多块钱存起来多好啊。”

张大福笑而不语,心想,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不过他也知道,对于院里的这些住户来说,吃饱喝足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至于住的舒不舒服,房子漂不漂亮,他们根本就没心思关心,只要遮风避雨就万事大吉。

再说,160多块钱干点什么不好?怎么可能花在这屋子上?

省吃俭用,艰苦奋斗,基本上就是这个年代的价值观了。

“您二位坐着,我去做饭。”张大福觉得有点饿了,要一展手艺,炖个白菜土豆汤。

四个土豆一颗白菜,一共花了8分钱,用了一斤副食票,物价还是很低的。

还好叔叔给他留下了半瓶菜籽油,厨房靠中院的窗户下摆着20多捆柴,墙角钉了一个方方的木箱子,里面装着些煤球。

张大福先掰下几片白菜叶,切成丝,再把土豆切成滚刀块,洗干净备用。屋里就有自来水,挺方便。

同样是靠中院的窗户台上摆着一个长方形的木花盆,里面栽着小葱。

这菜也有了,油也有了,小葱也有了。

张大福又从橱柜里翻出了盐,还有一点花椒。

基本上做菜用的调味料有了。

抱上一捆柴点上火,把锅烧热,放上一点菜籽油,一点儿不够香,多放一点儿。

反正再过个几天农家小院儿里的大豆就收获了,可以榨油了。大豆油可比菜籽油香多了。

所以张大福舍得用油。

<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