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敢问路在何方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稿纸上是遒劲有力的钢笔字,一瞧就是有书写功底儿。

  杨杰同志您好:

  我叫黄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从报纸上看到西游记剧组征集歌曲的消息,冒昧给您写信,并且录制了样带。

  磁带的A面是我为西游记创作的片尾曲,B面是为红楼梦创作的主题曲枉凝眉,请代为转交红楼剧组。

  此致敬礼。

  哦,原来是这样。

  杨导连忙把磁带掉了个个,沙沙声之后,依旧是二胡伴奏,看来确实条件挺简陋的。

  不过听着这次的前奏,杨导立刻眼睛一亮:雄壮有力,还带着几许沧桑,有点意思。

  随后响起一个洪亮干净的男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短短四句,十六个字,瞬间就把杨导的心牢牢抓住。

  她忍不住抓紧拳头,心里一声呐喊:好,就是这个感觉!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啦……”

  杨导的拳头越攥越紧,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眼前仿佛出现了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画面,虽然一路艰险,但是又都被踏在脚下。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伴着苍凉高亢的曲调,杨导就感觉一团热火在胸中熊熊燃烧,不吐不快,她使劲挥舞一下拳头,大声喊道:

  “好,太好了,这就是我要的歌曲!”

  屋门一开,剧组里面的剧务李成儒推门探头问道:“哎呦喂,杨导,啥事儿这么激动?”

  “小李,你快来听听,咱们要的曲子找到啦,那什么,你立刻写信,把这首歌曲的作者招来,不,我亲自写,无论如何也要请来!”

  杨导一脸激动地说道,恨不得把这首歌立刻分享给剧组每一个人。

  有这么好吗?

  李成儒心里有点怀疑。

  杨导则怀着激动的心,用颤抖的手把磁带倒回去,又重新听了一遍。

  “不行啦不行啦,我身上这汗毛都竖起来啦!”

  一旁的李成儒使劲搓着手,他简直不知道怎么来形容这首歌,最后琢磨了半天,终于憋出来四个字:“天作地和啊!”

  杨导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抖了抖信纸:“创作者叫黄钟,一听这名字,再看看这字迹,就是成熟稳重的老艺术家,胸中没有丘壑,怎么能创作出这么好的词曲?”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好,真好,叫我不由得想起了老人家的那句诗词,敢教日月换新天,带着那股子豪气!”

  李成儒则砸了一下拳头附和道:“高,实在是高!杨导,民间有高人啊!”

  “对了,小李,你去把红楼那边的王导请过来。”杨导说这话的时候,都有点憋不住脸上的笑意。

  ……

  石嘴沟子村,老赵喝美了,也唱美了,躺在炕上呼呼大睡。

  黄钟也领着闺女,回到西屋,这就是他们的家。

  比东屋老赵家还要简陋,就是两个装衣屋的小柜儿,结婚的时候,老丈人那边不大乐意,没有陪嫁,而他这边也没钱置办。

  屋子里最多的就是各种书籍,大多与音乐有关,有些是下乡的时候带来的,有些是后来搜集的。

  炕桌上散落着一沓白纸,上面写着简谱,也有五线谱,下面还记录着英文歌词,不过目前国内还不怎么流行这些小蝌蚪。

  三个月前,黄钟从报纸上看到了西游剧组收集乐曲的新闻短讯。

  他现在也想通了,或许在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位一个人承包了西游音乐创作的许大神吧?

  这对自己来说,或许这是改变眼下命运的机会,所以必须牢牢抓住。

  就是条件有点不大允许,最后还是通过老赵的关系,去他所在的剧团,借用录音机,录制了一盘磁带。

  因为囊中羞涩,所以为了省钱,两首歌都录到一本里面。

  录制的时候,老赵也跟着瞎掺和,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

  将小丫头拾掇着睡下后,黄钟继续坐在桌前,头顶一个25瓦的灯泡,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个蝌蚪般的音符,在他的笔尖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仿佛拥有新的生命。

  ……

  首都,新建的大观园内,导演王福林完成了一天的拍摄任务,感觉浑身跟散架一般。

  红楼这部戏筹备拍摄已经好几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王导和全体演职员付出太多。

  尤其是绝大多数演员,进组的时候,大都是一张白纸。

  王导要的就是白纸,白纸上面好做文章嘛。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这些演员都极为贴近原著,或者说,都在渐渐变成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ZvenWvIpBa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I2CTf7nUNnGYk9Wo¥,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