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章 落户遇故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武斌文正在屋里仔细打量,心里盘算着要添加点什么,就见光线一暗,他回头看去,阎埠贵的老婆杨瑞华和另一位中年妇女都走了进来。

刚才看房子的时候,这位三大妈不光瞅着房子,对武斌文也没少打量,现在王副主任走了,她自然要过来摸摸新人的底:“小武呀,你是部队退伍回来的吗?分在轧钢厂那个车间呀?”

“是呀,我刚从部队回来,这位婶子是~~~?”

“这是咱们后院的许家婶子,她丈夫可是咱们红星轧钢厂的放映员呢。”

“许家婶子好。”看着这个面相平平的女人,武斌文心说人不可貌相,这就是许大茂的母亲,是那位能说服娄家把娄晓娥嫁给自己儿子的许苑氏呀。

“哦,你好,你这屋子跟我那儿一样大呀,格局都是一样的。对了,小武,你是哪里人呀?今年多大了?家里还有什么人呀?”许大茂的母亲许苑氏接过话头儿就开始八卦了。

杨瑞华也在边上盯着武斌文,两眼亮晶晶的噼啪闪亮小火花,分明就是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

“哦,我就是京城本地人,二十二岁了,建国前去了部队,父母都不在了,至于家里亲戚……,这不刚回京,家里亲戚还没去联系呢。”

武斌文不太想跟这两位家庭妇女聊天,这二位要是顺着杆爬上来,不把他户口本查个底朝天是不会放人走的。

他扬了扬手里的文件袋,笑着对她们说:“两位婶子,要不咱们回头再聊,我还要去办理落户的事儿。”

听着武斌文要去办正事儿,两位中年妇女的八卦之心虽然还没满足,但也不好再说什么,讪讪的回到东厢房的廊檐下继续聊闲篇儿了。

将房门锁上之后,武斌文又回到了佼道口街道办和派出所的那个四合院,问过了门卫黄大爷,他来到前院西厢房,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这是派出所户籍科的办公室,里面的结构是改造过的,外面是接待厅,只有两张长条椅,另一间的墙上开了个大窗,靠窗是两张相对的办公桌,一男一女两名警檫坐在里面。窗前还有一位群众在那名女警那儿办事。

武斌文走过去,到那位男警檫窗前,将手里的文件袋递了过去:“同志,我是刚转业回来的,是来办理落户的。”

建国后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刚过去,这两年大量的谠政军科研高校国营企业从外地抽调人员进京,造成人口激增,因此和别的城市不同,京城的落户已经收紧了,京城市府明确了“控制京城人口的盲目增加,减少城市人口”的思路。

不过武斌文这种转业退伍回原籍的还是符合落户政策的,因此那位警檫在查看了武斌文的入户介绍信、入户证明和住房材料后,也没多说什么就直接开始给武斌文办理落户。

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位四十来岁的警檫,径直走进了户籍科里面的办公室,他先扫了一眼在窗前办事的两人,又仔细盯着武斌文看了看,然后拿起武斌文的材料看了看,便冲着武斌文喊了声:“武斌文,你还记得我吗?”

武斌文开始并没注意这位进来的警檫,听见叫他才抬头仔细打量这人,又迅速搜索了原主的记忆,马上想起来了:“哎呀,高老师,您怎么在这儿?”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位高老师是武斌文读中学时的国语老师,那时对武斌文就很好,武斌文还经常找高老师借书看,只是在武斌文毕业前,这位高老师突然失踪了。

“呵呵,几年不见,斌文你长高了,也壮实了许多,我差点都没认出你来。你这几年是当兵去了?”

“是呀,高老师,我这不刚刚退役,分配在红星轧钢厂,现在过来办理落户来了。”

高老师从里间的办公室走了出来,拍了拍武斌文的肩膀说:“来,先到我办公室去聊聊,这边让小刘给你办着。”

两人来到后院西厢房,高老师推开第一间挂着副所长牌子的门,带着武斌文走了进去:“斌文,坐。”

办公室还比较大,接待区有一套木沙发,高老师从边上的矮柜上取过一个杯子,从柜子里拿出茶叶桶抓了撮茶叶,给武斌文泡了杯茶:“来,喝茶。”

武斌文赶紧双手接过:“谢谢高老师。”

“斌文,我记得你后来不是在铁路学校读书吗?怎么又参军了?”

“嗯,读预科时,我父亲重病,家里的钱都花光了,还借了一屁股的债都也没治好,他还是去了。我也没钱读书,干脆就把房子卖了,还清债之后就跑到津城参军了。

之后就一直在打仗,直到几个月前,我在朝藓受了重伤,回到国内的医院治疗,伤好后就退役了,分配在红星轧钢厂工作。

高老师您怎么突然失踪了?我那时还借了你两本书没还呢,不过现在那两本书找不到了,等过两天我去书店买了再还给您吧。”

“哎,那还真有点可惜,你那时的成绩那么好。不过说到借书,我都不记得你借了什么书,那时我是咱部队的地工人员,后来联络员被捕,我也暴露了,上级的指示即刻撤出京城,我是连家都没回,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